r />
等考生差不多到齐,天正好蒙蒙亮。
与府试相比较,考题量多了一倍,而且院试的考试又多了一项赋律。
因为是一天一夜,所以每个人还特地发了五根蜡烛,与前世的考试动辄三天三夜不同,前面的几场考试都没有那么多时间给你慢慢的琢磨文章,这需要学子有一定急才。
要是一时卡住,不能才思泉涌,只能怪你倒霉,错过这次机会,所以大乾朝的科举考试并不是越老越吃香,相反越是年轻人,脑筋才转得越快,被录取的几率也大得多。
考生入场,只略等一会,就等来了派发纸张笔墨的衙役。
院试对考纪要求非常严格,在号舍前有相当数量的衙役和跨刀军士监督,如有换座位、换卷子、随便扔纸团、说话聊天、背书等情形全都按作弊论处,只要被发现就予以严惩。所以此时整个考场变的特别安静。
又过了一会,衙役用牌灯巡行场内,考题贴板巡回展示,这一点与之前一般无二。
前来参加院试的学子都经历过县试、府试,自然很快就进入状态。
前面的墨义、经义、算术,对他来说已经轻车熟路,考题到手,略作思索之后,林若愚便开始奋笔疾书。
倒是赋律的题目很有意思。
为何古之圣贤亦多磨难?
林若愚想到自己的望气之术以及自己前世很欣赏的一篇赋律,提笔写下了三个字《破窑赋》。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蜈蚣百足,行不及蛇;雄鸡两翼,飞不过鸦。马有千里之程,无骑不能自往;人有冲天之志,非运不能自通。盖闻:人生在世,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文章盖世……”
“嗟呼!人生在世,富贵不可尽用,贫贱不可自欺,听由天地循环,周而复始焉。”
林若愚将前世的这篇文章赋律稍作修改,结构微调,删去一些可有可无的句子,使文章道理朴实严密,更是纯粹。
写完赋律,最后只剩下贴诗,是以兰花为题,古人总喜欢以兰花、竹子、菊花、梅花作诗,以诗喻人,只是这人是不是真正的君子就不知道了,但作的多了,想作的出彩也就难了,当然,这个问题对林若愚来说自然是不存在的。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林若愚提笔写就,众考生已经点起了蜡烛,在这微光下奋笔疾书。
林若愚没有吃考场提供的面饼,但也喝了些清水,觉得小腹有点便意,于是便起身示意自己要去如厕,巡考衙役往粪号方向确认了一下,此时尚未有人,便同意了林若愚的如厕请求,取了一个牌子给了林若愚。
林若愚将牌托于胸前才被允许从号间里出来如厕,林若愚小心翼翼的出来,唯恐碰翻了笔墨纸砚。
林若愚出来后,便有一个衙役一直跟着林若愚往号舍尽头走去,真是贴身跟随啊,寸步不离,林若愚也能理解,他们这么做也无非是为了避免考生趁机作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