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告辞汤姆神父后,宝玉一路上真是乐开了花,笑得嘴都咧快到了后颈窝了。在回程的路上,就迫不及待的拿出汤姆神父给的手札津津有味的读起来。
一边读一边结合黛玉的病情一一对照,越读越兴奋,眼神越来越亮,不由得一拍大腿,连连赞叹,对能够创造出这些新奇的治疗手段的西洋人佩服得五体投地。真是“这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啊,想想平素那些墨守成规的庸医来,还就正合了这句话。
其实宝玉会得出这样的结论,那是因为对西医的原理还没有能够深入的了解,一叶障目而已。打个不恰当的比方,这西医跟中医的区别,就像做中餐和西餐一样,做西餐掌握火候要容易一些,因为什么都是数字化了的,定了量的,通过仪器仪表来控制火候,比较好掌握;
而中餐全靠厨师的经验,这火候掌握起来难度就不是一般的大。再加上中医本来就是一种经验学,理论晦涩难懂,同样的病情不同的体质,同样的药材也会有不同的药性,其中千变万化,又更是难以把握,只能全靠个人经验,在加上江湖骗子不少,所以庸医出现的概率就不是一般的高。
“宝二爷,到了。”名烟躬身掀开帘子,把宝玉扶下了车,宝玉吩咐名烟把汤姆神父送的书和药带上,迈着欢快的步子,哼着小调回了怡红院,引得一路上大观园里的丫鬟、婆子们对他指指点点:“你们看宝二爷又呆了...”
回到怡红院,宝玉一边吩咐晴雯把带回来的书和药放书案上收好,一边在袭人的服侍下换了衣服,净了手,叫麝月安排传饭。袭人一面帮着宝玉整理衣服的皱褶,一面埋怨道:“二爷出去也不说一声,万一老太太、太太问起来,你让我们怎么担待的起。”
“好了,好了,知道了,下次不会了……”今儿心情好,对于袭人的啰嗦,宝玉虽然有些烦,却也是温言安慰。
很快传了午饭上来,同往常一样,宝玉让袭人、晴雯、麝月几个屋里的大丫鬟也坐下来一起吃。顺便问了晴雯一句:“我今儿不在,园子里有什么趣的事都说来听听?”
“有趣的事倒是没有,二爷不在,咋们园子里哪来什么有趣的事呢?”晴雯嗤笑一声,满屋子丫鬟婆子也跟着笑起来,闹得怡红院满园都回荡着欢声笑语。
宝玉习惯了晴雯这样的说话方式,也不恼,伸手在晴雯脸上捏了一把,笑道:“总是牙尖嘴利的,都快赶上鹦哥了,等哪天把你送给林妹妹,正好跟潇湘馆的鹦鹉配成一对,这样你也就得其所在了。”
“我看倒是个好主意,晴雯这张利嘴呀,就只有林姑娘能降服得了她,省的天天在这里磨牙!”麝月也趁机打趣道。都说怡红院里吵架第一高手非麝月莫属,看看这话说得还真是四角俱全,让人挑不出一点毛病,倒是把晴雯给唬得脸上变了颜色,低了头难得的没有反唇相讥。
虽说晴雯平时大大咧咧,随性惯了的,但她好歹也是一个聪明伶俐的丫头,尤其是那一双巧手,针线活在大观园里哪是数一数二的,心里也非常清楚自己在大观园里因为平时这张利嘴得罪的人可不少,看不惯她的人几双手都数不过来。
吃过午饭,宝玉吩咐晴雯去书房执砚磨墨,准备把读手札的心得总结几条出来。看晴雯反常的乖巧听话,沉静得一声不坑,反倒是有点不习惯,宝玉略一沉思便就知道了缘由,不由得觉得好笑。宝玉甩了甩头,先把纷乱的思绪暂时抛一边,决定沉下心来把正事做完了再理会。
宝玉略一沉思挥手写下了几条针对黛玉病情的治疗方案:以调养为主,药物治疗为辅。
其一,发病时,以速效西药救急,虽治标不治本,然能快速缓解症状,免去性命之忧;
其二,提高自身免疫力,通过锻炼身体(避免剧烈运动),改善饮食,服用增强免疫力的药物,以食疗为主,辅以药物。
其三,避开刺激发病的各种因素,如花粉、粉尘、冷热刺激等因素。其四,是最重要也是最难的一点,去除心病,愉悦其心,避免大悲大喜,情绪失控。
接着根据列出的提纲,草拟出了详细的清单,满满的写了几页纸。足足花了一个多时辰才写完,宝玉满意的点了点头,把列好的单子袖了,带上晴雯径直往潇湘馆去了。
宝玉带着晴雯一路狂奔,刚走到沁芳桥,气喘吁吁迎面跑来的雪雁一个没留神正一头撞进宝玉怀里,撞得宝玉一个捏瘸差点摔倒。“雪雁,你不呆在潇湘馆好好的照顾林姑娘,慌慌张张的乱跑什么?”晴雯从后面窜了出来,一把把雪雁从宝玉怀里抓过来,斥骂道。
“宝二爷,不好了,我们姑娘她....”雪雁哇的一声就哭了起来。最近这阵子,宝玉就一直很忧心黛玉的病情,一听到黛玉有个三长两短,心里咯噔一下,慌忙抓住雪雁的手,急道:“林妹妹她怎么了?昨天看气色不还好的吗?今儿又怎么了?你倒是快说啊!”。
晴雯见宝玉太过激动,怕他又犯了呆病,忙一边温言宽慰宝玉,一边让雪雁不要着急,慢慢的把事情说清楚。也许是因为见了汤姆神父对治好黛玉的病有了几分底气,宝玉很快就镇定了下来。
雪雁哭了一会儿,发泄了心中的愤懑,也慢慢冷静下来,于是把黛玉今儿发生的事情,来龙去脉娓娓道来:“今儿早上起来,姑娘看起来气色还不错,本来也快大好了,梳洗完,喝了碗燕窝粥,就去了园子里逛,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