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七章 圣人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乾清宫,御书房。朱厚熜正襟危坐,看着眼前御桌上朱熹的《四书集注》,皱眉不已。

    理学是儒家学派之一,在北宋时经儒释道三教相互吸收的产物,而朱熹本身就是继孔圣之后的又一位儒学集大成者,他总结了北宋二程的理学思想,建立起了庞大的理学体系,集宋代理学于大成,使其成为主流学派之一,甚至到了元明清被钦定为官方哲学!

    而他本人因此被尊称为朱子,成为唯一一位非孔圣亲传弟子却享祀孔庙的十二哲者,受儒教门徒祭祀。

    大牛人啊!能够入孔庙享祀,地位堪比“半圣”了吧!

    即便朱厚对程朱理学不感冒,也不得不承认其耀眼的功绩。

    而程朱理学,堪称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

    自元代开始,被帝王确立为官方意识形态不是没有道理的。

    因为它完美地适应了封建社会中央集权的转变,逐渐走向政治哲学化,其一再强调的“三纲五常”、“忠君爱国”为帝王的专制统治提供了精细的理论指导,成为王朝统治的精神支柱!

    如此看来,程朱理学对于国家稳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它对百姓思想的束缚和禁锢也显而易见。尤其是在建州女真立国后,彻底歪曲了程朱理学的思想,断章取义,用其教义麻痹禁锢天下万民,遗害无穷。

    即便来自后世的朱厚熜此时也不知道如何去面对这个庞然大物,无从下手啊!

    他更希望的是儒法并用以统治天下,兼擅采用法儒二家理念治国。

    治大国如烹小鲜,食材与调料缺一不可。

    而要想大明繁荣昌盛,应该是依法治国,而不是按照道德伦理治国!

    秦朝以法家为主,结果秦律之严苛天下闻名,以至于被冠以“暴秦”之名。

    汉初儒法并用,无为而治,而到了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地位空前上升。

    法家逐渐消亡;而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一度占据了正统地位,以至于上层人士一直忙于修道之中,无心治国;

    到了隋唐时期则是儒外法里,儒皮法骨,如隋文帝杨坚、唐太宗李世民等圣明君主陆续开创了属于他们的盛世。

    至宋一朝,儒学的新分支程朱理学成为当代主流,经二程的创立和朱熹的继承及发扬光大,理学甚至成为元明清三朝的官方哲学。

    儒学自此彻底垄断了人们的思想,法家思想流于庸俗,无有能再抗起其大旗者。

    但英明神武的太祖朱元璋偏爱以法治国,其结果显而易见,大肆屠杀文臣武将,已经让这位英明神武的开国大帝背上了残暴之名。

    虽然大家明面上不敢有一丝言语,心里面至今却还记得洪武大帝的残暴严苛,太祖俨然成为了残酷暴戾的代名词。

    以至于提起“丹书铁券”,年高德劭者如杨廷和也心惊肉跳,惶恐不知语。

    朱厚熜现在唯一能做的,不是去动摇这庞然大物,而是如同建州女真的大部分帝王一样,稍微“歪曲”一下其教义,去芜存菁!但这也是个麻烦事啊!

    不同于先前撰写《医典》,他是有着后世医科大学生的知识基础支撑的。

    而对于儒教,儒家,儒学,朱厚熜是一问三不知,他的知识水平仅限于初中时期朗读背诵过的《论语》名言警句。

    朱厚熜现在是真的佩服至圣先师孔子,不知他是如何研究开创出这一条条儒学教义的!自己这个半吊子“圣人”和他相比,真的是小巫见大巫啊!

    还有朱熹,他又是怎么在如此复杂晦涩的儒学教义中开陈出新,整理归纳出理学教义,并将其发扬光大。

    朱厚勉强翻阅了几页《四书集注》后,选择了放弃,心中不由吐槽道。

    自己现在也是圣天子了,我们老朱家全是圣人!我家一屋子都是圣人!等等,圣人?

    如果没记错的话,正德年间真出了一位圣人!

    朱厚熜拍案而起,他终于知道了早朝时王琼那坏老头儿想要举荐的人是谁了!

    原本在一旁小心翼翼伺候的黄锦和魏彬被朱厚熜这突然的一巴掌吓得跪地叩头,不停告罪道:“奴婢有罪!”

    他们亲眼目睹了早朝时毛澄顶撞天子的事情,已经让这位陛下暴怒,而朱厚熜一个人思考时又最忌讳有他人干扰。

    因此两人战战兢兢立伺左右,唯恐发出一丝声音惊怒了这位陛下,却没想到陛下还是暴怒了。

    朱厚熜没有理睬二人,此时他的心中兴奋不已。

    如若真是那个人的话,那王琼举荐他出任一个小小的三边总制简直绰绰有余!无他,圣人尔!

    你见过怀胎十四个月才出生的吗?

    你见过出生后直到五岁都不能语,改名“守仁”之后立马就能开口说话的吗?

    你见过为了研究儒家经典教义“格物致知”而整整七天七夜瞪着竹子观察的吗?

    你见过被贬至未开化的蛮荒之地,反而悟出了圣人之道的吗?

    你见过以数次平定叛乱为主要功绩的儒学大家吗?

    他是著名的书法家,教育家,哲学家,最重要的他还是杰出的军事家和思想家!

    如同二程与朱熹一样,他也是儒学集大成者。

    如果说朱熹继承发扬了理学,那他则是继承发扬了心学!

    心学出自孟子,传自二程,发扬光大自王阳明!王阳明啊!自己怎能忘记了这尊现世圣人!

    朱厚熜懊悔不已,有这位圣人在,貌似自己眼前的难题便迎刃而解了。

    因为心学本身就是儒学流派的分支之一,即便自己大肆鼓吹发展心学理念,也没有人能说出一个不字!

    陆九渊首倡言心即里,王守仁在集心学大成后提出了革命性的观点—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啊,这四个字就够了!比起只会满口儒家经典,先贤圣言的腐儒之辈不知好到哪里去了!

    朱厚熜并不奢望能唤醒民众被麻痹禁锢的思想,皇帝宝座上的他屁股还没坐热,他可不想动摇整个大明王朝的统治地位,那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

    但他可以改变这些人的思维方式!不仅仅要识知,尤其应当践行,只有将“知”和“行”统一结合起来,才能称得上“善”,才能称得上“致良知”!

    这些文臣最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

    无非标榜自己是圣人门徒,满口仁义道德,但真到了真让他们做实事的时候又互相推诿。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