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9章 三章合一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就收到了通知,要求所有人八点到达招待所的大会议室——这里就是理论考核的地点。

    一大早,何熙就被张慧丽和余芳华叫醒了,三个人匆忙洗漱完毕后,就跟海州厂的人汇合,吃完饭就到了大会议室。

    这会儿已经人满为患。

    张慧丽眼睛还有点肿着,是因为昨天何熙跟她说了自己的身世,这丫头居然哭了一夜。

    不过这会儿她已经不提这事儿了,而是跟何熙普及:“足足十三家厂子,刚参赛队员就六十五名。加上后补还有领队之类的,今天这屋子里得有一百多人呢。”

    何熙点点头:“声势浩大!”

    工作人员早就将各个厂子的位置安排好了,王主任提前到了,这会儿瞧见他们来了,就领着海州厂的十三个人坐在了会议室的中靠后位置。

    坐下的功夫,何熙看了看领导席,上面摆了七个牌子,最中间的一个居然是机械部的副部长张俊,后面的还有几个名字,譬如国际合作司司长潘少华,教育司司长雷诺等等。

    倒是没多久,她身后容城厂的人到了,几个小丫头叽叽喳喳的议论起来。

    “张俊副部长也来了,这次真的是特别重视。”

    “可不是吗?你想想,刚来参加的厂子就十三家呢。不过,你们说这次哪家能赢啊。”

    “反正咱们不行,主任不是说了吗?像咱们这样的,什么海州啊,新河啊,六建啊,就是来参观学习的,赢是一点可能都没有的。”

    谁也没想到,居然还被点名了。

    余芳华岁数大,何熙有底气倒是没什么,张慧丽总有点不服气,何熙觉得她肯定竖起耳朵听了起来。

    后面三位年纪不大,话不少,已经开始在一一分析战力了。

    他们认为最有可能的还是阳城厂、康州厂和江城厂,不过对于后面的名次,倒是各有不同意见。

    其中一个说话清脆的跟切萝卜似的小姑娘说:“反正我的目标就是不拿倒数第一。”

    结果几个小姑娘居然都是异口同声:“那倒是,多丢脸啊。”

    “不过不怕,有那个厂在呢!”

    大概是心有灵犀,她们说的隐晦,偏偏张慧丽就这时候扭头了,正瞧见中间那个在冲着何熙她们的背影努嘴,这意思还不明白吗!

    他们觉得海州厂倒第一!

    张慧丽立时眉毛都竖起来了!“什么意思啊你们!”

    何熙扭过头去,就瞧见这三人一副不好意思的样子,张慧丽逼着问:“快点说出个道理来,我们海州厂虽然不如那三家,可也不差,你们凭什么这么说我们?否则,我就去组委会告你们。”

    这是真吓着人了,容城厂中间那个小姑娘终于说话了:“不是,我们就听说你们顾问换了个初中毕业生,觉得……”

    这后面的话不用说都知道,初中生能教出什么水平啊。

    张慧丽那个气啊,何熙有多大的本事,没有比他们更知道的了,她立刻就想解释,却被何熙拽住了:“行了,废话没用的,吵起来不好看。赛场上见真章!”

    张慧丽哼了一声,想想还是听何熙话了,不过还是安慰何熙:“何熙,你别生气,我们知道你有多厉害的。”

    后面那三人可没想到,前面这个特别漂亮一看就很小的女孩居然就是何熙,她们三个脸上掠过了不可思议的表情,海州厂真疯了!

    很快,开幕式就开始了。

    其实这个环节很套路的,主持人宣布一下有多少人参加比赛,张俊副部长发言鼓励一下大家拿出水平赛出风格,就结束了。

    随着主持人一声:“参赛选手留在厂内,其他人员到二会议室等待。”

    整个会场动了起来。

    只是何熙发现,不少目光都落在了她身上,何熙因为长得好看,去哪里都没少被人看,但现在比刚刚进场的时候多了很多,显然不正常。

    何熙扭头就看向了何国强,除了海州厂的人,只有何国强知道她的学历,这显然是他放出的话。

    这招挺损的。

    一个年轻的漂亮的初中毕业生,却当了海州厂的顾问。

    你愿意相信她是天才,还是愿意相信她别有来路

    什么都不用说,大家的猜测就能杀死人!

    何国强显然自认为了解何熙的水准,压根不信她的本事,这是拿出了杀手锏,要赶她离开这个行当。

    既然如此,那他肯定不会承认两个人的父女关系的,毕竟她现在是何熙,而何国强的女儿是何晴晴。

    何国强正跟江城厂的副组长、技术科科长梁伟说话,抬头恰好看见何熙,果不其然,一副漠然的样子,好像从不认识,将目光掠过她,坐在了第二会议室中间的一把椅子上,笑嘻嘻地跟留下的两位负责人聊起了天。

    这两人一个是国际合作司的司长潘少华,一位是教育司的司长雷诺。

    何熙听见他说:“雷司长,你们今年这考题实在是太偏了,机器的排放、噪音和外观,我们真是一点准备都没有。”

    潘少华很是爽朗,笑了起来:“这个你可冤枉老雷了,这个是我们国际合作司出的题!”

    这么一说,不少人都感兴趣起来,康州厂的范爱军就问了句:“怎么是国际合作司出题呢?”

    潘少华就说:“我们怎么就不能出,这不是跟国际合作有关系吗?不过,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们,今年的题的确不太一样,等会儿开考题送出来了,你们就知道了。”

    这可是将期待感拉的满满当当的。

    一时间,大家也懒得说话了,就等着题目。

    等着指针指向了九点整,就有工作人员拿着一部分卷子过来,显然,潘少华对这题还是很得意的:“来来来,都看看。”

    郑文华上前也拿了一张,何熙凑过去的瞬间,就听见有人的惊叹声:“这……这也太多了吧。”

    何熙已经瞧见卷子了,内燃机行业涉及的工种有很多,不过在一线的,就是装卸、焊工、钳工、车床工和铸工。

    所以一个参赛队伍里,一般会涉及到这五种工种。

    何熙他们这次也一样,装配工杜勇、铸工吴太高、铣工余芳华、焊工张慧丽,钳工罗小军。

    考试一组是五张卷子,每个工种一张。

    之前何熙看过大比武的试卷,一般是时间一小时,二十道单选题,二十道多选题,二十道判断题。基本是一分钟一道题的时间分配。

    但这次单选题、多选题判断数量都没变,却加了五道简答题。

    问题是,时间只增加了半小时。

    题量真的太大了。

    更何况,这个时候,已经有人仔细看了看题目内容,更是惊叹起来:“这会不会有点难了。”

    “这些都是一线工人,前面的选择和判断还行,这几道大题是不是过难了。”

    何熙仔细看了看,可不是有点难?

    譬如二冲程柴油机在换气过程与四冲程柴油机的区别?

    譬如柴油机燃烧过程及其特点。

    譬如气阀故障的原因有几种,怎么分辨?

    容城厂的组长、厂长曹罗也出声了:“这东西,对于技术科的大学生们一点都不难,可这是技工啊,他们哪里懂这些专业知识?”

    “对啊,就算心里明白,也写不出来几个字。“

    “我们厂还有好几个是大老粗呢,活好,文化水平就高小,这种题不合适吧。”

    “就是,这铣工天天用车床,加工的事儿她懂,这焊工天天焊接,焊接的事儿他懂,可他们又不负责设计柴油机,哪里懂什么燃烧过程?”

    “潘司长,我们不是不满意,就这题真不行,我怀疑,好多人都是空白卷!”

    何熙冷眼看着,可不是吗?大多数厂子的领导们这会儿都愁眉苦脸了,就算是阳城厂的董家强,康州厂的范爱军,也是皱着眉低头看题。

    显然都觉得不怎么乐观。

    倒是只有海州厂没人出声,只是这会儿,大家都着急,没人关注到他们而已。

    大家都有意见,显然沉默是不可能了,不过说话的不是潘少华,而是他旁边一位年轻人:“我是卷子的出题人,我叫顾孟平,我来说两句吧!“

    他刚刚一直跟着潘少华,都以为他是部委里的工作人员,可没想到,他居然是出题人。

    不少人都挺惊讶的,这人看着也就二十四五岁的样子,太年轻了。

    他朗声说道:“我想问大家一句你们有没有想过,我们这次比武是为了什么?”

    “这还用说,挑选一家厂子,让ts1号落地啊。”容城厂的曹罗立刻回答。

    年轻人就笑了:“就是啊,所以,我们的标准不是国内的,而是国际化的。我知道,我们的车间现在许多工人管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别的事儿不管也不懂,但我们现在的加工水平是什么样?我们的活塞环大小薄厚甚至都不能控制。”

    “这固然有技术水平的原因,但更多的是工人心中没数。”

    “这两年,我们一直和许多国际内燃机厂接触,也参观学习了很多次,发现他们的工人都是全面的,他们清楚地了解自己所制作的零配件,在一台内燃机上到底是什么功用,与什么零件配合,达到什么效果。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最大限度的制造好一个零配件。”

    “而我们引进一条生产线,并不是拿过来就行了,也不是我们能用就可以了,我们是要学习,再赶超的。我们如果不能达到对方的生产标准,何谈赶超,何谈竞争力?所以,有了这次的题。”

    他说完还笑笑,“不过我相信,但凡能称之为优秀的工人,肯定是对这些东西心中有数的。我反倒是觉得,你们太小看自己的工人了,他们很厉害的。”

    这人说话的时候,郑文华忍不住看何熙。

    因为这跟何熙第一天在技术科舌战群儒说服他们进行四项改造的时候,几乎说法完全一样。

    郑文华忍不住说:“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啊,他们比我们年轻,接受的东西多,视野要广阔多了。”

    但理解归理解,整个会议室气氛还不是太热烈!

    毕竟这题跟他们想的不一样,大家心里有数,理论知识都这么难,下面的题不会简单的。

    而且这种焦虑不分厂子。

    如容城厂这样的,虽然本身觉得没希望的,可谁也不想弄个倒数回去啊。

    如阳城厂这样的压力更大了,原本是行业龙头,要是成绩难看,这可难交代了。

    一个个都皱着眉头。

    唯有海州厂有点轻松。

    因为这一个月,何熙可没少培训,刚试题就有厚厚一摞。

    这些小菜一碟啦!

    这里面,徐海信虽然风风火火,好歹是个厂长,压得住情绪。

    步镜音本就是沉默的性子,尤其是那副大大的黑眼镜一戴,谁也看不出表情。

    何熙就更别提了,她向来心思不外露。

    只有郑文华,本就是爱说爱笑的性子,真是有点兜不住,满屋子里,就他阳光有点灿烂。

    这大太阳显然照的别人都受不了了,新河厂的技术科科长胡楠问他:“老郑,你乐什么呢?怎么,要放弃了?!”

    郑文华笑着说:“怎么说话呢,老胡。我就是觉得这个出题思路对,不行吗?”

    六建厂的厂长方兵就插了一句:“呦呦呦,大家听听,我们愁死了,他这副口气,这副表情,这是要赢啊。”

    容城厂的曹罗也笑:“我猜老郑是这么想的,原先题就是那些题,咱们肯定是比不过的,但现在不一样了,这么难,大家都答不出来,就要看运气了。那赢的几率就大多了。”

    顿时大家都笑起来了。

    这帮人显然也是没恶意,就是闹着玩,不过郑文华可不愿意:“听听你们酸的,我就非得靠运气了,我跟你们说,我们海州厂这次准备充分,我是真觉得赢定了!”

    方兵立刻应了:“行行行,你赢定了,你做做梦,反正还有半个小时呢,还够睡一觉的!”

    郑文华那个郁闷啊,还想再解释呢,突然有人说了句:“门开了,有人交卷了。”

    大家忍不住确定了一下,的确刚开始一个小时,怎么也不可能答完吧。

    那是放弃了?!

    不少人都坐不住了,连忙站起来往外看,就瞧见第一个出来的,是个二十七八岁的姑娘,虽然不知道叫什么名字,但本来女孩就少,很多人都记得她。

    有人说了句:“海州厂的。”

    而且还不止一个,随后跟着又出来了三个,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女人,两个三十多岁的汉子。

    都是海州厂的。

    这下,可没人打趣郑文华了,他们都挺同情的,这海州厂四个人提前放弃了啊。虽然题难,可这态度也差了点吧。

    这肯定得成负面典型啊。

    瞧见是张慧丽他们,郑文华连忙迎过去,中间路过方兵还劝他呢:“别急!”

    郑文华根本没在意,大步向前,走到了张慧丽面前:“怎么样?”

    张慧丽笑着说:“还行,不是很难,都答完了,放心吧。”

    余芳华也说:“就是,这一个半小时太长了,我看着慧丽交卷我也交了。”

    罗小军点头:“我也是,赶紧出来了,要不在里面都不知道干什么。”

    杜勇话不多,就说了句:“吴太高写字慢,我交卷的时候他已经最后一题了,快出来了!”

    就这时候,门又开了,吴太高拿着笔匆匆忙忙出来,见了他们就松口气:“你们怎么这么快啊,我紧赶慢赶,也没赶上你们。”

    胡楠在旁边听完了,扭头问方兵:“海州厂这都什么性格啊,喜欢说反话吗?你信吗?”

    方兵和曹罗一起摇摇头!

    其实很多厂子的人都在心里摇头了,要是阳城、江城和康州还可信,海州,不可能!

    而此时,监考的一位工作人员很快走到了潘少华身旁,小声的说:“第一位交卷的成绩出来了,满分。”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