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大寺理、刑部和都察院哪个敢怠慢的?刑部尚书与都察院的左、右都御史都参加了今天的中秋宴,三人立刻将酒杯放下,一边让人传大理寺卿即刻入宫,一边调人过来封锁夜宴的饮食与人员。
大理寺聊是正三品的官衔,没有资格参加中秋宴,正在家中陪着家人赏月喝酒,突然听到宫中急传,他连衣服都顾不得换上就匆匆地叫了手下的少卿、寺丞等进宫了。
负责宴会的除了滕贵妃,就是礼部的人,夏哲翰是礼部侍郎,正是负责此次中秋宴会的官员。大理寺那边一查出顾幽的茶水里有剧毒后,就把所有负责宴会的礼部官员,还有尚食局的女官叫去审问。
夏静月与外命妇们被安置在一处宫殿中不得出入,初雪在门口远远瞧见夏哲翰被大理寺的官员带走,着急地在夏静月耳边问:“老爷不会出事吧?”
夏静月摇了摇头,低声说:“出事的是女眷这一边,这一边由滕贵妃负责,而他负责的是男宾那边,大理寺的人找他不过是例行问话罢了。”
只要男宾那边没有出现变故,就跟夏哲翰扯不上关系。
夏静月如此淡定,是因为知道顾家要发难的人是皇后,是要在后宫生事,并非针对朝廷官员。夏哲翰是礼部侍郎,如果把夏哲翰扯到水里,那么一起落水的就会是整个礼部。
一旦把礼部拉入水,那热闹就大了,礼部尚书不会坐以待毙,必会联合其他几部尚书和中书省的人参与进来。如此越闹越大,水越来越浑,反而对皇后有利,顾家会作茧自缚。
朝廷之事,本来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因此,女眷这边出了这么多状况,但男宾那边却平安无事,正是这个原因。
顾家要生事,就要速战速决,不让对方手有反应过来把水搅浑的机会,得趁着郑国公对此事毫无所知,迅速地把罪名给立稳了。
顾幽既然盯死了皇后,那么对方如何下毒,哪一位是皇后的人,即使不知道全部,也知道一二。再将这一二以及皇后没来得及收干净的手尾透露少许给了大理寺官员,有了这些线索,善于破案的大理寺官员很快就顺藤摸瓜起来了。
当证据直指中宫之时,国舅郑国公的脸色立即就变了。
直到深夜子时,参加中秋宴会的人才允许出宫。
这些人走得又快又急,一则是又累又饿。出现了投毒事件,谁还敢在宫里吃东西?也没有人敢上东西让宾客们吃了,生怕又毒死了谁;二则,出现了这么大的事情,也没有人有胃口吃东西。即使有胃口的,也要表现得同样沉重,免得被参了一折。
官员们走得急,还有另一重要原因,如果事情最后确定了是中宫下的毒,太子受牵连,太子之位必将不保,朝中局势就要大变。他们得赶紧四方奔走,跟同派的官员互相通气,明天早朝时该如何跟对手交锋,又该如何从中谋得最大利益。
不仅官员们的反应非常快,各位皇子的反应速度也非常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