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相亲比作一项工作的话,这项工作很容易使人陷入纠结。不知道别人有没有相亲见面快要疯掉的感觉,王小泉在24岁这个年龄,遭遇了人生最为密集的相亲进行式,除了年龄到了法律允许的范围,身体健康无恙可以承担传宗接代的生理职能,情感方面也稍微懂了一些责任和义务的关系,这个时候,是心理和生理承担相亲这项阶段性工作的最佳时机。
关键是找什么样的另一半,这个话题说起来简单,但真落到具体的人身上,还真不一定轻松,有本事,有个性的男人或女人,可能不乏身边追随者,静坐家中或走在街上都可能遇到求偶的对象。当然,对于屌丝小泉来说,他还不具备这种杀伤力,也就注定了相亲路上走一遭。
在选择婚配对象的方面,长辈们的侧重点都不太一样,父母希望小泉找个有个正式工作的女孩,有编制工作稳定,将来生活质量会高一些;懂周易的大伯建议小泉找对象的时候,了解一下对方的母亲,看看母亲的性格脾气,是不是通情达理之人,避免将来难以相处;二姑则强调,其他都不重要,关键是孝顺,知道心疼人,能给男方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小泉听了这一大堆的建议,说的好像都在理,但操作起来有难度。因为人不是商品,没有产品说明书,而且相亲都还带着面具,各种临时属性加持,自己又不想同居或试婚,这和自己冰清玉洁的属性相背离,他心里想的是找个好看的,有个稳定工作,身高最好高一点,能优化一下基因。
但小泉是听话的乖孩子,父母长辈的建议肯定是要听的,所以在每次相亲的过程中,双方对话的时候或是散步的间歇,小泉总会把这些过来人的忠告在脑中反复演绎,并和身边这个陌生的女孩进行对比,看看是不是理想中的类型。
有一次,交通稽查队的同事给介绍了一个对象,小泉欣然前往。对方个子不高,长长的眼睫毛散发出自然而纯真的美,这女孩的笑容也很甜,说话声音也很温柔。小泉觉得和她交流很舒服,在一起就算不说话也很享受。
这是至今小泉能记得起名字的相亲对象,可见投入程度不低。当时女孩在一家自来水厂工作,内勤,但据了解,并不是正式编制之内的员工。这一点上,父母叮嘱的重要选项上,是减分的,但这无妨和她相处的愉快和自在。
每次从县里执行完任务回来,女孩都会细心的订上电影票或是选择一家有特色的小食店,聊聊家长里短,说说奇闻趣事,在美食和美景的簇拥下,小泉感受到了短暂的快慰和舒展,但他不知道这是不是爱情。
因为爱情这个话题比较沉重,喜欢可能和爱的感觉和程度是不一样的,小泉也不知道这种感觉是喜欢还是爱,不去迎合也不愿拒绝,但在他的内心里,俨然把她当做了可以深入交往的对象。
之后的日子里,他们一起开车出去散心,也彼此介绍自己的朋友认识,小泉还给她带了老家的特产大枣,这是第一次送女方礼物。
之后的某天,女孩出差去南京,得去一段时间,短信联系问小泉喜欢吃什么,给捎带回来。
小泉这个期间的心情是左右摇摆的,父母说了,合同工的工作不稳定,每次见面都去饭店吃饭,收入不高花销不少,不像会过日子的等等之类的话。而且小泉也怀疑有男生在追求对方,甚至好像在商场的某个柜台前看过他们的背影,总之,各种复杂的情绪。
最终,在某个夜晚,小泉发出一条“永远是好朋友”的短信,好像很有男子汉气概的样子。对方也在问怎么回事,哪里出现了问题等等,但小泉心意已决,最终这段缘分消失在人海。
好像在这之后,相亲对象的面孔又记不太清楚了,高矮胖瘦好像都差不多,小泉一度把自己沉溺在工作里,实在推不开就敷衍一下,但这一次,好像真有一个符合父母标准的女孩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