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罗庚先生是华人中最早从事《哥德巴赫猜想》的数学家。
1936~1938年,华罗庚赴英留学,师从哈代研究数论,并开始研究哥德巴赫猜想,验证了对于几乎所有的偶数猜想。
1956年,华罗庚的弟子之一王元证明了“3+4”,后来还证明了“3+3”和“2+3”。
1962年,华国潘承洞和苏联的巴尔巴恩证明了“1+5”,王元再度证明了“1+4”。
1966年,华国陈景润完成接近终点的“1+2”论证。
多位华人,几十年如一日,都匍匐在《哥猜》上,劳心费力。尤其是陈景润先生,连走路都在解题,其事迹经报道后,影响了两代人。80、90年代,陈景润已达“天下谁人不识君”的地位。
他的事迹,又让《哥猜》这个数学难题,在华国家喻户晓。
这次若马由成功攻克《哥猜》,将完成华人在此难题上的最后一步,一具有承上启下逻辑关系。他选择此题也有此考虑。
确定解题方向后,马由转为专注学习数论知识。集中拜读了自华罗庚起各位华人数学家在这个领域的所有著作,以及世界上其他著名数学家的相关著作。如华罗庚《数论导引》、卡拉楚巴《解析数论基础》、特伦鲍姆《解析与概率数论导引》、闵嗣鹤《数论的方法》、gtm195、gtm164、165、gtm206等系列。
仅通过阅读书籍,信息量还是欠缺,马由就通过互联网,查阅了许多国际数学家有关数论方面的论文,试图从中找到一些启发和解析经验。
大量阅读后,他感受到数学家已经发现了一些可以用初等数论的语言描述,但无法利用初等数论方法解决的问题,这说明了初等数论的体系是不完备的,如果《哥猜》在某个完备的数学分支下有等价的描述,那么《哥猜》也一定能够被解决了。
《哥猜》虽然是一个初等数论问题,但并不表示它有初等的证明。
他放弃了传统解析及论证方式。在科技树解锁前,若还是按传统数学家的方式,将耗费他巨大的精力和时间。这将是得不偿失的举动。他学习数学但却不会沉湎在这个狭窄的领域,更不会专职成为数学家。他的未来还是高科技领域。
现解析难题仅是让天才之名名副其实的一个小举动而已。
思前想后,他计划自创一款软件,通过软件强大的逻辑分析和电脑高效的计算效能,来辅助他推演这道数学难题,这也是将信息技术,与传统数学之间一次融合的尝试。
其实,世界上许多数学家,都是编程高手。但却没有一位数学大师,能在两个领域都拥有极高的水准。这也给马由提供了这么一个前无古人尝试的机会。
他一直坚信,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了电脑和超越这个时代的各种软件工具,他完全没有必要按部就班,像传统数学家那样,仅采用人工甚至手写方式推演。
马由在记忆中,翻阅了一阵子,终于找到了一款前世类似用途的软件。不过,这款软件建立在量子计算机或生物计算机硬件基础上,同时需要人工智能。显然这款软件再强大,目前他还是无法直接使用。
他还是下决心,花费一定的时间,把这款软件进行简化。总比自己瞎子摸象,完全重新编写一款软件容易一些。且这款软件研发成功后,将来解析其他数学难题,就轻车熟路、事半功倍。
一周时间,除了补充食物,他一直没有出门,学分主要期末考试获得。平时校方也同意他放羊式的教学。和班级辅导员请了假,就蜷缩在宿舍里独自敲打代码。
这款软件比之前自己编写的电脑系统软件还要复杂。其难度主要在准人工智能的逻辑编程方面。既要能在目前的计算机硬件基础上良好运行,同时还要保留较好的智能运算,就要解决软件体积和计算机运行强度的矛盾。
最终,他还是找到了这个平衡点,从而完成了命名为《马氏数学智能解析1.0》这款解析软件的编译。不过,原有的笔记本电脑,运行起来还是比较勉强。且这台笔记本,还要承担随时跟踪和交易股票的重任。
这天,他推开了房门,来到室外。强烈的太阳光,让在昏暗的室内好几天的双眼,有些不太适应。他来到鼓楼广场边上的电脑商场,花费2万余元购买了一台目前配置最高的台式电脑,以及一些必须的电子元器件,回到宿舍,自己动手改装升级。
将已提高数倍的电脑开机,安装好自编的系统软件,以及《马氏数学智能解析1.0》软件后。他开始用几个已被破解的数学难题,进行了模拟解析。有成熟的解题论文检验,进行软件实验,效果一目了然。通过5道难题的运算后,准确率达到了97%,这基本满足了实用性。
有了这款工具和和运算能力较强的计算机,他开始了《哥猜》的论证。
利用电脑和软件,他只需要填写一些解析思路,公式框架和总体逻辑参数等,电脑通过这款软件,便可自动填充一些常识性的数学公式,并帮助他进行逻辑校正。他一边解析,一边微调软件各种参数,3天下来,软件完全适应了针对《哥猜》这道难题的解析运算。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