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热点,关注未来
——读《涓涓,涓涓》???有感
魏民/撰文
我与鹿老师素未谋面,只知道他是安徽省肥西县人,是合肥八一学校一位年轻的教师,是合肥作家协会会员。我们结缘于2017年他的文学作品。当年《作家》微刊推出了十多篇他的小说、散文与诗歌,如散文《寻梦的快乐老人》,诗歌《天子堰》,小说《借钱》等,感觉他是一个勤奋又认真的人。
2018年春节伊始,鹿老师忽然发来一个微信,说他写了一个叫《涓涓》小说。这是一个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故事。改革开放后,成千上万的农民工为了生计远走他乡,外出打工,用勤劳获取家庭收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贡献,但他们年幼的孩子却留在了农村家里,成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一个弱势群体,也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问题。2016年3月底,民政部、教育部、公安部在全国范围内联合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工作,数据显示,全国不满十六周岁的农村留守儿童为902万人,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关注农村留守孩子的教育问题,成为近年来的一个热点。《涓涓,涓涓》里的涓涓,就是生活在农村留守儿童中的一个典型。她的父母都进城务工,成为农民工大军的一员,他们把孩子交给奶奶照顾。涓涓与其他留守儿童不同的地方,是她更不幸:她的父母离婚了,她成了单亲家庭。她有自立、自强的一面,又有性格扭曲的一面。在小说中,她是一个悲剧人物,是一朵早谢的花朵!
《涓涓,涓涓》这部中篇,我以为首先值得点赞的是作者的社会责任感。作为长期担任教师的他,留守儿童问题不是一列列枯燥的数字,而是一个个发生在身边孩子身上的真实人和事,是一个个让人揪心,让人扼腕的活生生你、我、他!他把这些生活的积累,把作为一个人民教师的责任,把他心中的所思所感,用文学艺术的手法表现出来,呼唤着全社会关注留守儿童这个社会问题。一个人,能“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一个人,能“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这就足够了。小说的内容,是留守女孩涓涓的父母离了婚,各自进城打工,由奶奶照顾孩子。后来,涓涓的父亲带她去城里上学。在城里,涓涓生活得很压抑、很自卑。父亲又与一个新女人好上,一些行为让她痛苦;母亲让她失望;奶奶的最终病故,让她结束了生命。
作为一部大篇复小说,线索清晰,结构严谨。故事的情节,一步步推向高潮。文中的一些细节描写很是精彩,比如第一节的第1小节,写外婆与爷爷的吵架:“叉着腰,挺着胸,跺着脚,连珠炮似”等段落,就很传神。十九节中写涓涓与男孩打架的细节:“大男孩,满脸羞愧,重整旗鼓,想擒拿涓涓,刚伸手,涓涓一拳对准他眼睛打去”也不错。但我以为,小说的高潮部分,也是文章的结尾部分,即涓涓结束生命部分,分量不够,只是一句:“一个月后,安葬了奶奶,前来悼念的人还没散去,涓涓就从枸杞村大桥上跳进河里……”,大大降低了小说的悲情与感人程度。另外,这部分情节是小说的高潮所在,是重点,放在后记里,作为小说的尾声处理,我以为值得商榷。但瑕不掩瑜,别的不说,且看书名《涓涓,涓涓》,就有一股浓浓的乡愁味道……
作者简介:魏民,作家、联家、诗词家。原名魏鸿志,男,汉族。1960年5月生,漳州人。系中国散文学会、中国诗歌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中华诗词学会、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学高级教师。著有散文集《我有一个梦》《梅林古村落》、诗集《红果树》等作品多部,为微刊《作家》《当代文艺家》与某综合刊物主编,大型辞书《当代楹联家大观》的编著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