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太子还年轻,以后就拜托诸位爱卿。”李世民笑了笑说道。
“臣等定然鞠躬尽瘁!”房玄龄,长孙无忌等人齐齐躬身行礼。
“太子!”李世民喊道。
“父皇,儿臣在!”李承乾悲伤的扶着李世民。
“他们四人,是朕留给你的辅政大臣!以后在政务上,一定要听取他们的意见。”
“儿臣明白。”
“传朕旨意,加封燕国公王牧为大唐明王!世袭罔替。”李世民突然说道。
“陛下!”长孙无忌勐的抬起头,惊讶的看向李世民。
“父皇?”李承乾则是一脸疑惑,有些不解。
“朕很清醒!诸位爱卿退下吧,朕有事吩咐太子。”李世民摆摆枯瘦的手掌说道。
“臣等告退!”长孙无忌等人只能按下疑惑,恭敬的行礼走了出去,不过心里的震撼,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走出宫殿,长孙无忌不但没有生气,反而笑容一闪而逝。
专心思考的长孙无忌,并没有注意到,房玄龄眉头微微皱了起来。
作为当世最聪明的人之一,房玄龄很快猜到长孙无忌高兴的原因。
贞观朝没有的异姓王,全是小国或者大部落首领,王牧这是开了一个头,等李世民去世,以后他长孙无忌,也就有机会了。这件事让房玄龄心里有些担忧,长孙无忌的功利心太强了,对于朝廷,不一定是好事。
“你是不是不明白?”床榻上,李世民澹澹的问道。
“儿臣确实有些不明白。”李承乾点点头说道。
“王牧此人,不会割地自立,所以你不用担心,玛雅大陆那边,时常安排使者,前去抚慰就行了,前三年,你的主要精力在国内,三年之后,再去考虑西域和萨珊国,没有征服西方之前,玛雅大陆和澳洲,不用太在意,也不要过多的去插手,你记住了吗?”李世民讲解道。
“儿臣记住了。”
见儿子迟疑了一下,李世民就明白就他心里的想法,暗自摇摇头,耐心的说道:“玛雅大陆距离遥远,想要到中原来,需要大半年时间,他们想要攻打中原,需要多少船只运送兵马?没有后勤补给,跑来送死?
就算他的儿子独立,那也是中原人,和西方那些国家不一样,所以把精力放在西方,这才是正确的选择。
封王牧为王,如果将来,中原有变,他那一支人马,就是你的外援。”
李承乾一下明白过来,佩服的回答道:“儿臣真的明白了,只要他们不反,皇家绝不逼迫。”
“嗯,这是朕的意思,你以后记得告诉儿孙。”李世民满意的点点头。
“儿臣懂了,真到了需要外援的时候,大唐肯定危若悬卵,引外援救助,以后子孙争气,才能重掌天下。”李承乾回答道。
“好!你能明白就好,做了这么多年的太子,如何治国,父皇已经没有教你的了,切记不要急促的做决定…遇事多想…多听…”李世民的声音越来越低,随后无力的垂下。
“父皇!”李承乾一声悲呼,跪了下去。
“陛下!”听到李承乾的悲呼,外面御医,宫女,太监,全都跪了下去,不管真情还是假意,都伏地痛哭起来。
“当当当!”皇城传出沉重的钟声。
足足九九八十一声钟响,除了每年一次的大祭,不会出现这种情况,联想到传说皇帝身体不好,没有多久,都明白过来,皇帝驾崩了。
…………
王牧并不知道李世民自己驾崩,如今他已经不亲自征战沙场,没事就带着妻儿子女去沙滩游泳,或者去深林打猎,教育子女,成了他最重要的事情。
薛仁贵和高侃,轮流领兵征伐,许敬宗培养士卒,一切都在向着美好的方向发展,挂在凌敬身后的地图,红色所在,越来越大。
……………
澳洲大陆,无数年来,第一次出现了城池,王安他们确认没有发现土族,于是这座城池,就没有修建城墙,只有木制的栅栏。
近万人的城池,位于河流附近,水车把水抽到岸上,浇灌着土地,山坡上玉米杆随着微风,轻轻摆动;山的另一边,成群结队的牛羊,正悠闲的吃着青草。
“城主!在海边发现一个山洞,里面有不少尸体。”一个青年,跑到王安面前,喘息着说道。
“带我去看看!”王安脸色微微一变,抬腿向外走去。
骑上战马,他们一行人,来到海边,这是一处山坡,跟着报信的人,来到一处山洞。
举着火把,提着横刀,众人进入山洞,走了没有多远,王安就看见地上乱七八糟的躺着不少骷髅。
“这些不是中原人。”王安踢了一下,地上的弯刀说道。
“城主你看!”一人指着远处说道。
举着火把看过去,众人都被惊呆了,只见在山洞里面,摆放着许多木箱,有的已经破烂,露出了里面的金银珠宝。
王安小心翼翼的走过去,只见在木箱的最中间,摆放着一个黄金做的柜子,柜子上面则是两个烛台,烛台中间,有一个杯子和一块刻画着不认识的奇怪符号,看样子像是一种文字。
“哪里来这么多财宝?”有人好奇的问道。
“看样子这里是很多年前的事情,这些骷髅和木箱都已经腐朽,不用管那么多,全部带回去。”王安大手一挥道。
“居然是木头杯子,拿回去给我儿子用。”一名青年拿起杯子看了一眼说道。
“你要就拿回去,不要就丢掉。”王安不以为意的说道。
“算了,拿回去给儿子玩,做得还不错。”青年顺手揣进兜里。
……………
《全书完!》
感谢诸位看官老爷的支持!真心感谢你们帮忙纠错,指点,没有你们的支持,作者也没有动力写下去。三月份到十二月,九个月时间,有朋友从一开始就在,实在让老五感动。
感谢吴不胖大老,感谢众多朋友!谢谢!老五在此鞠躬了!
我们下一本书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