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十九章 前夕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之作对的原因。在古代,任何不能建立平稳安定王朝的造反,对民众来说,都是耍流氓。

    郭斌骑马走在大街上,后面关羽、张飞率领二十人的贴身护卫骑马相随。这些人都是关羽精心挑选的,非但有郭大等五个受过华佗亲自指点的原伏龙山庄士兵,更有十五个经过严酷训练的特种士兵。

    这些特种士兵非但一个个武艺高强,训练刻苦,忠心方面更是毫无可指摘的地方。这些人大多是当初在京城围攻郭府,给郭斌带人打伤后被投进狱中,又被郭斌捞出来,并在郭府疗伤的一批人。他们投效伏龙山庄后,戏志才便安排人将其家中的老幼亦接到庄上安置。他们对郭斌是既崇拜敬畏,又心怀感激。

    要说混江湖的,大部分都是社会最底层的人。自小不学无术,便跟人学了点功夫把式,混得好的给人做个庄客护院,混得不好的却是破衣烂衫,每天连口热饭都吃不上。

    然而自从投效了郭斌,他们的精神面貌有了一个极大的转变。一个个身穿最高档的制式毛呢军装,腰挎羽林军制式的精钢环首刀,胯下的高头大马精神抖擞、夭矫如龙,那走在路上可真是威风凛凛,霸气侧漏。

    每当他们出勤,或是巡逻,或是护卫庄中要员,总有年轻的姑娘主动打招呼,家中上门说亲的也是络绎不绝,都要把门槛踏破了。昔日的浪荡子,一个个成了穿名牌,开豪车(好马就好比豪车嘛)的成功人士,就连家中老娘对他们的态度亦变好了。

    而且郭斌给他们统一建造了复式小别墅,都处于伏龙山庄内极好的路段,非但有这些物质奖励,更有来自社会各界的极大尊重。这些都极大地满足了他们的虚荣心,因此一个个甘为郭斌效死命。

    自从郭斌受青袍怪客偷袭,身受重伤之后,他手下的一干人便决定为郭斌配备专门的护卫。郭斌虽觉得没必要如此麻烦,可还是在一众手下的坚持下同意了。用郭全的话说,就是:“所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护卫们即便打不过高手,但是挡挡刀剑也行啊!”

    因此,郭斌的护卫都是身高体壮,装备亦不同于普通士卒,将勾镶换成蒙了铁皮的大盾,时刻背着,于防卫上更具优势。一旦有人围攻,二十人可围成一圈,外面树立盾墙,里面则有铁条撑在地面上。大盾之间更是有机关扣锁相互连接,可以连成一体。

    情况紧急之时,只要两分钟,护卫们便可造出一个小型的城堡,确保郭斌的安全。同时又可用马上携带的骑兵弓进行远距离射击,近处又可以长枪从盾墙特地留下的缝隙中捅出去伤敌,一旦连盾墙亦被破了,还可以长枪组成枪阵突围。

    可以说,为了郭斌的安全,他的一众手下早已将所有问题都想到了。而且郭斌的二十个贴身护卫,所用的装备都是目前能提供的最好的。

    即便他们的护甲,亦是郭斌突发奇想让人特意打制的锁子甲。

    要说这锁子甲,制作起来技术难度并不高,却是极为耗时费工。因为他就像是衣服一样套在人身上,以一个个小小的铁环相互连结,环环相扣制成。这种铠甲传自西域,是公元前五世纪黑海北部的斯基泰人首先发明,魏晋时期称为“环锁铠”。

    曹植在他的《先帝赐臣铠表》中写道: “先帝赐臣铠,黑光、明光各一领,环锁铠一领,马铠一领,今代以升平,兵革无事,乞悉以付铠曹自理。”其中所说的“环锁铠”便是俗称的锁子甲了。

    这种铠甲较之一般的铠甲优点很多。首先便是轻便透气,较之普通铁片打制的铠甲要轻了许多;其次,不惧刀剑,亦不惧怕一般的弓箭。《晋书.吕光载记》描述此类铠甲“铠如环锁,射不可入。”。

    可是锁子甲的缺点亦是显而易见的,造价高昂,不适合大批量装备军队便不说了,其防护方面便惧怕重型兵器以及尖锐利器的大力刺击。像狼牙棒,流星锤之类近战钝兵器正是锁子甲的克星,另外弩箭的冲击力亦可彻底贯穿锁子甲。威尔士长弓和中国各种弩、中亚民族弓箭、鞑靼弓、满洲弓等威力巨大的弓弩亦是锁子甲的克星。

    所以,郭斌在命人试着制造了五十套之后,便停产了。这五十套锁子甲,不仅装备了郭斌的贴身护卫,赵云、关羽、张飞、管亥,就连戏志才、郭嘉、荀彧、徐庶等人亦是人手一套。

    此后便没有再制作锁子甲,所以郭斌最初打制的这五十套锁子甲成为极具收藏价值,极受收藏家喜爱的珍宝,成为身份与地位的象征。而这五十套约十三公斤重的铁质锁子甲,在几十年后甚至被收藏家们炒到了与之等重的黄金的价格。有价无市。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