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七十八章 误会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朱三急急跳上岸,此处看上去很热闹,大榕树下坐满了老人们,小孩子们跑来跑去,有酒肆,有茶馆,可他越往往里走,越走越觉得不对劲。

    他的两个小厮倒是没啥,都是朱老爷一家子千叮万嘱,细细吩咐过的,只要三少爷不惹事,或是只惹点小事,随便他。让朱三吃苦头就是好事。

    安小姐跟在后面很不痛快,明知道这蠢货选的路肯定是不对的,肯定是白走了,还得倒回来,但是出于安全考虑,还不得不跟着走,是人都觉得恼火的。

    朱三往前走啊,再往前走全是农田了,朱三再没头脑也知道这里一定不能是羊城。

    这是一个很富裕的村子,沿着珠江而建的,在村头是一群自发的乡民在摆集。

    朱三不禁恼火的抱怨,“这个船夫也不是好货,收了我的银子,也不把我送到地方去。”

    两个小厮中,说话比较算数的朱猛忍不住了,“少爷,那位船夫一开始不肯收银子的,估计是说这里不是地方,要送少爷过去,是少爷您坚持给他银子的。他没办法才收了银子走的。”

    两个小厮中,朱猛会一点拳脚功夫,性格沉稳,再加上他父亲是在羊城的朱记玉雕店里做掌柜,朱家的人觉得朱猛怎么都会哄着朱三去到羊城,不用担心朱猛半途受不了跑路,这样才选中朱猛的。

    不然,朱家大把身手好的护院家丁,这种有银子拿的好差是轮不上朱猛的。

    朱三公子茫然了,不知所措了。

    朱猛看朱三公子没主意了,于是让几人站在那里不要走动,自己去问路。

    很快,朱猛带着一个油黑脸孔精瘦的黑衣老农过来。

    朱猛介绍说这位是林老大,可以领几人去到大新街的朱记玉器去。

    林老大操着夹生的官话同朱三公子打招呼,说一定送几人到朱记,到了再给银子,绝对不会再出问题。

    朱三公子欣喜若狂,立刻同意。

    林老大送几人到了朱记玉器。

    当然大方的朱三公子给了十两银票与他,并对林老大感谢不已。

    同行的其他三人都见惯不惯,就当没看见。

    朱三公子一行千辛万苦的到了大新街的朱记玉器。

    到达时已经是康熙四十六年腊月二十五日了,朱掌柜老早就收到家主的书信了,一直在发愁三少爷怎么还没到,也担心自己的儿子的安全,见到众人,也是高兴不已,立刻安排几人住下。

    江容比朱三公子早五天到羊城,她同江祥一行会合后,听江祥讲了朱三的事,开怀不已。

    江祥看明拙的脸色,解释说朱三的两个小厮应该拳脚功夫也不错,让明拙不要担心。

    江容没心没肝的哈哈大笑。

    江祥又汇报说打听了好多家窝主,都说不能出海了。

    江容简直要跳起来。

    江祥解释说,过来得太迟了,如果是腊月初十以前到达,都能搭船出去了。每年偷偷出海的季节是一定的,只能到时再讲了,现在是走不成了。

    江容恨恨的坐下来,“都怪朱三,如果不是朱三这混蛋,我们可以在羊城玩几天,再搭船出海。”

    明拙安慰江容,“咱们也不能说走立刻打起包袱就走啊。”说着他自己都觉得这理由太不充分了,本来这些人全是打起包袱立刻就能走的人好不好。

    一伙人全怪朱三误事。

    明拙对朱三的一点担心之意立刻扔到脑后去了,朱三的死活,与大家有什么关系。

    佛渡有缘人,象这种不长眼的货色,佛祖渡过去了天天见到都会头痛的罢。

    既然一时走不了,那么坐吃山空不是众人的原则,江容很干脆的说,“等他们去了海外,也不是大爷,全得自己做事,语言又不通,在这里多做事,学点广东话,出去碰到侨民,也是好的。就算碰不到,多学点东西总是好的。”

    明拙也点头,“真到了海外,大家分散开了,语言不通,啥也不会,只有死路一条,总得活下去才讲其他的。”

    江祥自然一切听江容的。

    江容拍板,“给他们住,不给他们吃,他们自己出去谋生。”

    明拙有些踌蹰,江容让他几个资质平庸,性格坚忍的在自己的店里做事。

    明拙松了一口气,就出去华林寺去参禅去了。他大把的地方要去看,此地就是西来初地所在处啊。还有六榕寺,凡是信佛之人,这些地方全是圣地。

    明拙忙得很,那些人肯定不会由他管。

    这种事自然得让小石头去讲了,谁让他那么有本事把朱三带上。

    江容不当小石头是自己手下,于是不会管他的死活。他有一双手,江容相信他会生活得很好的,如果不行,就不要去海外了,免得给明拙增加负担。

    马上就是春节了,羊城一向有年宵花市的习惯,就是除夕前三日开始搭一排排展卖鲜花鲜果及年宵用品的竹棚,俗称花街,到初一凌晨结束,卖不出去的花要砸掉。

    多么有趣而又风雅的事啊,江容决定在花市卖花,不赚钱,就图赚个心情。

    江容让江祥去打听准备,年前要卖几天花。

    几日时间,江容也安置下来了,天天在外面吃饭不是一回事。江容请隔壁的米婆婆帮忙介绍个人每天煮饭给自己吃。

    那老阿婆毛遂自荐。

    江容很犹豫,觉得老阿婆看上去干干净净的,想必也不是普通人家出来的,这么大年纪了,给自己煮饭。

    旁边就有其他婶子们都以为是江容嫌米婆婆年纪大了,七嘴八舌的帮腔,都说米婆婆身手不凡,年轻时号称米家一支花,不要看年纪大了,但是做事走路都是一阵风过,好多年轻人都赶不上呢。

    米婆婆是儿子出海去了,同着儿媳带着几个孙子孙女过日子,闲不下来,才天天在外面摆摊卖水果甘蔗之类的。

    看来这个老太太家里应该是很富裕的,只不过是闲着无聊,做事天天有人聊天,有存在感。

    江容理解这种发挥余热,证明自己还有能力的行为,并且支持,于是同意让她做一顿饭吃吃看。

    结果那老阿婆果然不是浪得虚名,身手干净利落,很快的时间就煮了芥菜猪骨汤,清炒菠菜,榄菜豆腐,给江容在外面买的白切鸡配上她的米家酱汁。

    江容看得目瞪口呆,吃起来更觉得唇齿生香。于是大喜过望的同意了。

    江容让米婆婆每天买菜时也捎上自己吃的,先给了米婆婆五两银子,工钱随米婆婆自己喜欢,随煮随扣。

    米婆婆满心欢喜的收了银子道谢回家。

    苦力江祥就到处打听哪里有种花的地方,一打听就是花棣那里,于是他一家一家的去找花圃。

    江祥看了好几家,对方一听说只是临时弄些花枝卖卖,都不愿意供货给他。

    江祥也理解人家的难处,零信用的人,是很难得有人信的,万一人家把花枝全剪下来了,结果你又不要了呢?

    后来江祥走到很偏的地方,走得很累了,正是又累又渴时,江祥就坐在路边休息。

    这时一个老态龙钟步履蹒跚的一个老伯挑着花盆路过。

    江祥立刻站起来,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问这老伯可不可以临时卖花给自己,就是在花市卖的。

    这老伯呵呵的笑,操着夹生的官话,说得问下老板娘,不过八成老板娘是肯的,老板娘有开一片店专门卖花花草草的。

    江祥喜出望外,立刻要求见这个阿伯的老板娘。

    这老伯还是呵呵的笑,说老板娘在城里开铺子。

    江祥按捺心中的急切,询问花铺在哪里。

    这老伯就只是呵呵的笑,也不答话。

 &nbs...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