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八十四章 辞旧迎新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江容买了许多年货,灯笼,字画,对联,腊味干货海味,油角,年糕,煎堆,压年蔗 ,龙丝糖,鱿鱼,发菜,冬菇,虾米,粉丝之类。

    凡是市面上有的,江容都买,尤其是腊味,只要有的,江容全买。

    广式的腊味特别的正。

    广东海鲜多,因气候原因一年四季都有多种蔬菜吃,但老广最爱的是腊味。

    老广的腊味品种繁多,老广的烧腊一般分为烧味类,卤味类,腊味类三种。

    烧味类有烧乳猪,烧鹅,烧鸭,烧乳鸽,叉烧等。

    卤味类有,白切鸡,白云猪手,卤水鹅,卤水鸭,卤水肠等。

    腊味类最为繁多,只要是肉都可以腊,甚至蛋也可以,腊肠,肠肉,腊蛋,腊鸡,腊鸭,腊猪腿,腊金银润(肝)腊板筋,腊鹌鹑,腊鱼,腊鸭比,腊润肠(以猪肝为主料),腊鸭扎(鸭舌),腊生抽肠,腊老抽肠,腊鸭肝肠,腊瘦肉肠,腊猪心肠,鲜虾肠,冬菇肠,鱿鱼肠,玫瑰肉肠,牛肉肠,金银润,五花腊肉,酱封肉,腊鱼,腊狗。

    虽然江容是讲让那些准和尚们自生自灭,以便他们有能力适应将来到海外的生活,但江容不想他们完全变成倭人,还是希望他们就算在海外呆着,也时时记得自己的血脉源于中华。

    于是,江容也给他们那边也备下了丰盛的年货,让他们过得热热闹闹,以后时时能回忆起中华大陆。

    当然,这也有可能是他们在过得最后一个年了,出海意外太多了,比如说,风暴,虽然出海已经有了许多年的经验了,但是海上的天气变幻变测,出海之人随时可能丧命风暴之中。

    江容指示江祥过去那边让他们把买的对联全贴起来,红灯笼全挂起来,要喜气洋洋的有过年的样子。

    同时江容赏他们每人十两银子。

    那些人做了几天事,就算没做事,四处游荡,也知道世事虽艰难可是只要肯动手做事,总能赚得到温饱。

    每人十两银子,足够做些小买卖了,当然他们也可以合伙做事,去掉了阿大到阿六给江容做事,他们将近有三百两的本钱了。

    现在他们有钱,有年货,有这么多人,应该过年能过得很热闹了,如果不热闹,那也没办法。

    江容觉得不管是对那小石头,还是其他人,自己很对得起他们了。如果他们能证明他们值得更多钱,江容会投资,在证明以前,江容是不会浪费太多银子在他们身上的。

    明拙做为出家之人,不讲究口腹之欲,并且,在西来初地的华林寺念经颂佛做法事,更加能让他感到安宁舒畅。

    春节对他来讲,就是为信众念更多的经,祈更多的福。

    江容让江祥给华林寺送了香油和纸烛另加一千两香烛银子。

    当然,江容自己住的卫宅也要热闹喜庆,自然是处处张灯结彩,门上贴满了对联挂满了灯笼,处处都贴着红色的年画与倒贴着的福字。

    因除夕晚上还要去行花街,除夕年饭就吃得早些,米婆婆做年夜饭时多做了一份出来给江容,还替江容准备了责年的食物。

    老百姓会买备耐放的食物,俗称责年,准备在过年期间享用。这些责年食物难免要讲意头。葱,芹,蒜,鲮鱼是其中一些。葱,芹,蒜都要留根,象征有头有尾。

    这三种蔬菜都谐音聪明,勤力,精打细算,鱼则取其年年有余的意思。芸芸鱼类中选鲮鱼责年,是取其全身泛银,山善生辉,像金一样。

    用来责年的就不要大鳞,要有头有尾,煎出来后鱼身呈金黄色,很好意头。要将鲮鱼留起来责年,最重要是煎之前洒盐腌咸,按照习俗,在鱼身上放一封红包和一对柑或桔,然后放入米缸,象征丰衣足食,直至开年拿出来翻煮食用。

    这些习俗江容哪里会知道,如果遵循这些习俗就可以幸福安康,那江容愿意遵循。

    江容满心欢喜的给了十两银票和一堆腊货给米婆婆,以示谢意,请米婆婆以后多提醒自己。

    受人尊敬,米婆婆感到无比开心,于是骄傲的收下来银票。

    米婆婆又指点江容拜神。

    拜神要用鱼丸子,一般放到汤里弄熟,分一半出来炸丸子,弄个双色丸子。

    发菜蚝豉。

    烧乳猪。

    烧鸡。

    橙柚香蕉等水果。

    摆了水仙吊钟素馨等香花,还有金桔。

    当然拜神的时候少不了元宝香烛。

    有些是在江容的年货里拿出来,有些是米婆婆帮忙准备的。

    就是拜当天(指天神),门口土地,接着是拜观音,拜祖先神位,再拜五方地主,希望各路神与祖先保佑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发大财。

    在米婆婆的指点下拜了半天,好容易才完成全部仪式,幸好准备得早,不然就会耽误米婆婆家进行拜神。

    拜完神后,江容再三致谢。

    米婆婆笑得满脸菊花。

    然后江容同着江祥飞奔去花市。

    朱三公子正在花摊上大声用广东话吆喝,他脸上的伤已经好了,看着俊秀无比。几天时间朱三公子已经学会了卖花的几句广东话。

    买花的人络绎不绝。

    长寿负责收钱。

    朱三公子看到江容过来也只是笑了一下,继续吆喝卖花。

    江容发现自己的六个手下只有四个在,问起为啥少两个人。

    朱三公子得意的说,“你不在这里,生意好得不行,过一会就得去肥嫂那里搬回来,刚刚毛五时时带着阿大阿二过去搬花去了。”

    江容哈哈大笑,问朱三赚了多少银子。

    朱三公子尴尬的说,“应该没有赚吧,卖的花虽然多,可是我们有七八个伙计得付工钱,还有吃饭的饭钱,还有花摊的租金,还有打点衙役的银子,这些全得算进去。不亏本进去就不错了,要赚只是丁记赚了,咱是不可能赚的。”朱三卖了几天花,已经自觉的把花摊当成是共同的小生意了。

    江容问朱三公子备了年货没有。

    朱三公子轻松的说,“我只是借住几日,备什么年货。倒是你,听阿大他们讲你送了好多年货过去给他们了。你不是一向小气的么?你怎么这么大方了,那些人又不会给你赚钱。”

    江容皱眉,“大家都欢欢喜喜过年,他们没赶上船,过年还是要过的嘛。他们是为了出人头地过来的,自然得发奋做事,未必将来不会有一日求到他们,那些年货也没花多少银子。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河西。这都说不准的啊。”

    又卖了一会花,江容感觉有几道目光一直注视在自己这边,江容带着江祥装着不经意的往那方向走过去,看到了穿着大红印花衣服的张满娘。

    可能察觉到江容在看她,她抬眼看了江容一眼,又接着去看朱三公子。

    江容继续不经意的走,走远后再悄悄的走回来偷听,只听到那丫头叫这女子叫小小姐。

    好象大户人家,没有叫小小姐一说,大小姐,二小姐,三小姐,一直到几十小姐,可是很少有小小姐一说。

    江容走回去花摊上想了半天。

    朱三公子卖花卖得很兴高采烈,看见江容深思无语的样子,忍不住好心的对江容讲,“卖花很有趣的,你也过来吆喝几声,心情就好了。”

    江容忽然想到小小姐这叫法,倭人有这样叫。

    江容拉着朱三公子到边上讲话,“我刚才一直觉得有人看着这边,就走过去看了下,是一个女孩子老看着你,长得还挺高的,带着个丫头。”

    朱三公子得意的笑,“看着我的女孩子成百上千的啦,这有什么稀奇。”

    江容没好气的说,“人家只是看你几眼而已,这个是一直盯着你看。”

    长寿也凑过来说,“是不是一个长得很高的女孩子,带着个丫头叫桃子的?她都看了好几天了,最开始装脚扭了,装好几次了,我家少爷火眼金睛,坚决的不理她。她就只好看看了,哼,真是没教养。”

    江容冷汗,“你们都知道啊?”

    朱三公子同长寿都点头。

    长寿不以为然的说,“那样的女孩子,给我家少爷提鞋都不配的,真是太大胆了。一点也不名门闺秀。”

    江容很艰难的讲,“我看朱三这次是在劫难逃。那女子我怕是倭人,倭寇,懂不懂,说不准人家就把朱三抢去当压寨夫人了。”

    朱三公子笑了,“你当我是傻的呢,禁海以后都几十年没得海盗一说了。”

    江容冷哼一声。

    朱三公子笑着说,“乌鸦嘴。”不过朱三公子觉得自己是得小心点,万一被绑到哪个鸟不生蛋的地方去呆着,那可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闻了。

    那张满娘看到朱三公子同江容陪着笑脸,江容冷着脸,心中醋火万丈。

    确实,朱三公子高,江容矮,朱三同江容讲话时就略略低着头,远远看上去,就很象是朱三公子在哄着江容一样。

    张满娘满脸怒气的带着桃子冲到花摊前,用手指从左到右一比划,“你们的花我全买了。”

    桃子也叫,“多少钱,我家小姐全买了。”

    江容觉得此人来意不善,不过也懒得理,要买就买吧。...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