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青松瞧了他一眼,笑了笑:“明年上。”
点了点头,曹吾建议道:“抽空把你脸上那纹身洗了去吧!青云都大了,让他同学知道了,会多想的。”
面色一板,青松向后靠了靠:“两码事儿。”
“什么两码事儿。”曹吾抱着胳膊,翘起二郎腿,撇了撇嘴叹道:“你就是不听人劝。”
扭过脸来,青松摇了摇头,不在意道:“皮囊而已,你着相了。”
“嘿!”曹吾乐了,锤了他一拳:“你还给我打机锋?”
中午,他们抵达了洛杉矶,下午,就在科伦的工作室见到了他。
科伦的岁数不大,三十多岁,但长得比较显老,看上去很成熟。
他对穿着很讲究,看得出来他对时尚有自己的一套理念。
因为时间紧张,见面后,大家便直接进入到工作状态,讨论起了拍摄计划。
“《have a nice day》这首歌的主题是个性,叛逆,我准备主要以色彩和阳光来进行体现。如果时间充裕的话,我计划安排四个场景,分别是山顶,海滩,球场和校园……”
和靠谱的人合作是一件很愉快的事儿,科伦很专业,每首歌的mv拍摄计划都做了三套方案,并根据歌曲内容主题和风格进行了不同的设计。
他的创意天马行空,相应的,拍摄难度也不低,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
就比如他准备在《have a nice day》的mv中安排的那个山顶场景,就需要乐队和乐器都登上山顶,用航拍来拍摄。
先不说需要花多少钱,单是连人带设备爬上山顶,就得花半天时间,就为了mv中一闪而过的那么几秒钟。
不过拍摄也不是科伦说了算,他只是提出可能性,究竟拍不拍,怎么拍,还是需要和乐队,和公司商量的。
谈了一下午,大家总算把拍摄计划确定了下来,明天开始正式拍摄。
休息了一晚,黑洞乐队来到了哥伦比亚电影公司的一处摄影基地中。
因为要赶时间,科伦便把所有需要在棚内拍摄的镜头都安排在了一起。
第一场拍摄的是在一个美式公立高中校园内的场景。
场景,美术,群演都有科伦的团队搞定,他则亲自帮曹吾等人搭配衣服。
他很喜欢青松的纹身,这种鲜明的个性会让他的搭配有更大的反差感,用他的话来说,会更有艺术性。
无论是科伦的团队还是摄影基地中的工作人员,都让曹吾长了见识,他们的分工很细,忙而有序,一切都为了让拍摄更顺利,更快的完成。
在大家的通力配合下,一个几十人的大场景居然只花了一个上午就拍完了。
不过第二个场景就比较困难了,科伦为《in the end》设计了一个室内场景,要求曹吾他们站在一个房间样式的场景中,但那个场景是会旋转的。
拍摄出来的画面会是曹吾几人站在一个不停旋转的房间内,彩色的油漆颜料会随着旋转撒满房间,营造出一种混乱迷失的感觉。
但这难度实在太大了,巴图固定在鼓凳上转了一圈以后就忍不住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