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件平息,李渊在次日的朝会上也给了天下人一个交待。
李渊当众宣布废除李建成太子之位,理由是识人不明,错用杨文干、罗艺两个叛贼,导致突厥南下,险些酿成大祸,至于其他的也没细说。毕竟李渊保李建成不死的心,从未有过动摇。
本来这易储是一个国家重中之重的大事件,任何朝代若有易储之事,文武上下必然会吵成一团。但是这一次却无人说话,大多都默认了李渊的决定。
毕竟这一次李建成确实犯了大过,令江山险些动摇,加上秦王党确实势大,能够与之抗衡的帝党又因为裴寂改旗易帜站在了李世民这边,剩下的太子党,主力都全部落网,都给软禁了起来,群龙无首,自顾不暇,哪里还敢对抗帝党、秦王党两大党派。
就如当初对李世民承诺的一样,李渊改封李建成为蜀王,择日之官。
罗士信听到这里心底松了口气,他的目的是达到了。至于以后的事,他亦无法预料,能为平阳做的也就是这么多了,偷偷看了平阳一眼。
平阳面无表情的站着,对于李渊的任命并没有提出反对的意见。
不过能感受得到她心底的那股悲痛,这生在帝王家确实能够享受到常人无法享受到的权势地位,但是同样也沉受着一些他人不需要承受的痛苦。尤其是平阳这类人重感情,重亲情的人物,面对这种残酷的政治斗争,更是一时间无法接受。
平阳与李世民的感情,自小就很好胜于其他兄弟,但是现在的她,对李世民却是如视路人。
“如果让她知道自己才掺合了一脚,想必对自己也是一样吧?”罗士信摸了摸鼻子,心中想着,这种事情,还是不让她知道的好。
他不是迂腐之人,不会傻到心生愧疚的向平阳坦白一切,然后引发一系列的悲剧情况。
更何况罗士信对于他的行为从来不存有半点的愧疚与后悔,他确实是选择了李世民,那是因为李世民确实足够出色。也许不喜欢他的人会说什么逼父弑兄杀弟什么的,但〖道〗德从来不是评价一个君王的准则,功绩才是实打实的一切。他所开创的贞观之治,确确实实在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灿烂的一笔。
如果他什么都不做,任由事态向历史上的情况发展,那平阳所收到的痛苦会更甚,就如历史上的李渊一样,亲自体会到儿子相残的悲惨事件。
现在他虽然不知道历史将会向那一方向发展,但至少目前是向好的一面开始的。
接下来是表彰立功者,李世民赏无可赏,自然是无需再赏。至于太子之位,此事事关重大,必需选择良辰吉日,也不是说册封就册封的。
接下来罗士信的功绩自然是被大书特书,以一军之力,阻挡整个突厥部落南下,成绩不可谓不辉煌。
李渊本就视罗士信为自己人,帝党第一大将,还是他未来的女婿,也毫不犹豫的将他加封为镇军大将军行右骁卫大将军领天节军的职位。
镇军大将军是从二品的武散官名,是一个地位在右骁卫大将军之上,实权却不如右骁卫大将军的大将军衔位。地位很高在镇军大将军之上的仅有辅国大将军与骠骑大将军两个武散官的虚衔。
只升衔而不升官,对此罗士信并没有异议,都在情理之中的。作为大将军,罗士信现在是实权已经不小了,执掌着右骁卫又握着两万天节军。到了他这个份上,升官以虚衔散官为主是理所当然的。
对于如此封赏,文武百官羡慕之余,却也无人反对。
罗士信年纪虽轻,但是他的功绩却是实打实,没有一点水分。
其他人也先后受到了不同的嘉奖,其中以苏定方为最,以两千五破五千突厥先锋军打的实在漂亮,受封于天节军统军,协助罗士信重整天节军。
这下了朝,罗士信与平阳并肩走在一起。
平阳心情不好,罗士信也不知如何安慰,没有说话,只是在她身旁陪着她,让她知道他一直会守护着她。
“大哥,明天就要去西蜀之官了,我们一起去送一送他吧。”走了一路,出了皇宫,平阳突然说话了。
“好的!”罗士信欣然赞同,平心而论,李建成对他还是不错了,除了为了李艺,与他有过小小的摩擦之外。他一直都以着帝党的身份,左右逢源。
翌日到了约定时间,罗士信平阳一起来到皇宫门口等候着李建成。
偌大的皇宫门口,冷清的只有王珪、魏征、韦挺、徐师谟、赵弘智几人而已。(未完待续)
ps:多写了一点,更新迟了十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