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榕觉得自己本事不大,前后在澳洲和上海的两次创业都成功了,并未让其自信自满,而是让朱雍榕更加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
于是乎,朱雍榕隔三差五地便跑来上海市图书馆。这里有着几十万册各类图书,朱雍榕对于那些经史子集并不感兴趣,却对整理出来的工学、科学类的东西格外感兴趣。这些书籍有一半是白明修命人收集的中国古典科技著作,还有一半则是白明修从系统里搞出来的书了。这些书到不一定很超越时代,但是总结性很好,而且门类不少。
朱雍榕一来二去就跟这里的图书管理员周从文混熟了,有时候也央求周从文给他多宽限几天还书的时间。朱雍榕本来就忙,看书的时间也没那么多。
周从文说道:“朱先生,你也是个有钱人,雇个人给你抄书不便是了吗?”
朱雍榕笑道:“我听说广州那边有人在研究什么复印技术,倒是以后要是大量复制内容,就不难了。哈哈,我是会叫人帮我抄书的,但是还是自己拿着书本更加有感觉,手抄再装订的,看起来没感觉。”
朱雍榕皱眉道:“这也不算好事吧,这乡间农户的孩子,稍微长起来一点就要做劳动力了,这如果送去学堂,那等于家里少了个劳力。”
朱雍榕惊奇:“那得朝廷花多少钱去养这些孩子啊!”
“有了,今明后三天都将在报纸上简要公布呢,内容真是繁多,想一想理政院衮衮诸公,果真都是才学能耐之辈,单是要做如此庞大的计划,再付诸实践,便是历朝历代都没有过的事情。”
周从文道:“经济的内容,说是要经过审议,今日发的多是文教和杂项有关的。各府县和乡镇里公署要将义务教育放在头等大事要做了,报纸上说,当地入学率将直接关系到官员的考评,之前家中子女读书减税的措施算是完全固定下来,以后谁家学龄的孩子不念书,便要课重税了。”
“也不尽然,现在各府县建立的中小学,寄宿制的话,都要负责学生的一日三餐了,这反而是减轻了贫穷家庭的负担。再者,如今只强制规定学童必须上完三年初小、两年高小,七岁入学,那么高小毕业也就是12岁了,就算是农户不想让孩子继续念书,也是回家可以种田了。这样等于贫家少了一份养孩子的钱,等孩子大些,反而可以出力了。这报纸上写,要求成绩排在前30%的小学毕业生,如果家境不足,可由府教育局资助继续念。”
朱雍榕道:“那自然,瞧瞧咱们现在这位皇上,我就敢说,古往今来恐怕没有那位皇帝比得上咱们这位了。”
周从文道:“还不止呢,这一五计划里,还要求乡下以农合为单位,组织大扫盲运动,要让大明全民识文断字,甩掉文盲的帽子。”
朱雍榕看见周从文正在看报,问道:“怎么着,看报呢。说是顺天府正在开共和院大议,要公布‘一五计划’的内容,可是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