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1236~1282)平生作诗很多,而作词甚少,他大概也是以余事填词的人。《文山先生全集》中记载词作七首,后人又从《草堂诗余》中辑得《沁园春》一首,共八首。唐圭璋《全宋词》即录此八首。
宋度宗宫中有一位女官王昭仪,名清惠。元兵入临安,宫中自后妃以下皆被掳北去,王昭仪亦在其中。她路过汴京夷山驿时,题了一首《满江红》词:
太液芙蓉,浑不似、丹青颜色。曾记得、春风雨露,玉楼金阙。名播兰馨妃后里,晕生莲脸君王侧。忽一声、颦鼓拍天来,繁华歇。
龙虎散,风云灭。千古恨,凭谁说。对山河百二,泪盈襟血。客馆夜惊尘土梦,宫车晓碾关山月。问姮娥、于我肯从容,同圆缺。
全词血泪和流,令人难以为怀。她由开始的戚戚于个人身世滔沉,最终升华到反省国家兴亡、历史功罪的思想高度,负荷了整个时代,整个民族的悲恸。
这首词传送到建康(即今南京。文天祥在被俘北上途中,曾在建康暂住了两个多月),文天祥认为,此词“惜末句少商量”(《文山先生集》)。他的意思大概觉得“问恒娥、于我肯从容,同圆缺”这几句语气委婉,似有随遇而安之意,立场还不够坚定鲜明。其实,王清惠这几句词的意思是说,不愿屈服于元朝而想与姮娥共处。后来王清惠到大都后,自请为女道士,可见她也是有民族气节的。
文天祥大概希望在这些地方应当表现的更坚决些,于是他和了一首,题序是:“和王夫人《满江红》韵,以庶几后山《妾薄命》之意。”
燕子楼中,又捱过、几番秋色。相思处、青年如梦,乘鸾仙阙。肌玉暗销衣带缓,泪珠斜透花钿侧。最无端、蕉影上窗纱,青灯歇。
曲池合,高台灭。人间事,何堪说。向南阳阡上,满襟清血。世态便如翻覆雨,妾身元是分明月。笑乐昌、一段好风流,菱花缺。
题序中“庶几后山,妾薄命之意”,指的是这样一件事。陈后山(即陈师道)受到曾南丰(即曾巩)的特殊知遇赏识,曾死后,陈后山作《妾薄命二首》,自注曰:“为曾南丰作。”
其一
主家十二楼,一身当三千。
古来妾薄命,事主不尽年。
起舞为主寿,相送南阳阡。
忍著主衣裳,为人作春妍。
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
死者恐无知,妾身长自怜。
其二
叶落风不起,山空花自红。
捐世不待老,惠妾无其终。
一死尚可忍,百岁何当穷。
天地岂不宽,妾身自不容。
死者如有知,杀身以相从。
向来歌舞处,夜雨鸣寒蛩。
陈师道的诗表现了对其师曾巩的无限忠诚,誓不改从他师。文天祥此词,即是借用王夫人的口气,表示他对于故国的坚贞气节,如“世态便如翻覆雨,妾身元是分明月”,就是这一信念的誓辞。
文天祥在大都被囚禁三年,元朝统治者威胁利诱,百般折磨,但是他始终坚贞不屈,最后尽节柴市,大义凛然,实现了他的庄严诺言。而他临死时衣带中所写:“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总之,文天祥作词虽然不多,但是在词史上,应该有其比较重要的地位。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文文山词,风骨甚高,亦有境界,远在圣与(蒋捷)、叔夏(张炎)、公谨(周密)之上,”可谓深切中肯之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