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初,邓小平先后途经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几千公里、历时一个多月的行程中,这位伟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一边调研视察,一边发表了一系列振聋发聩的新观点,后来被统称为“南巡讲话”。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总设计师的“南巡讲话”精神迅速地在全国各地传播开来。梁州第二师范学校的校园此时也不平静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正成为一种思潮,涤荡着校园的各个角落。
“下海!下海!”
学校开始创办第三产业,梁州二师竹席厂应运而生。一部分有才华的年轻教师激情满怀,准备孔雀东南飞,到深圳、广州去追寻自己的人生理想。另一部分教师决定立足岗位,抹开面子和自尊,开展起第二职业。清贫不再是知识分子的天然命运,依靠双手劳动致富奔小康,并不是一件耻辱的事。
“米线,米线,一块钱一大碗,好吃不贵!”
“麻辣烫夹馍,够麻够辣,六毛钱一个,物有所值!”
“新鲜的水蜜桃,五毛一斤,欲购从速,机不可失!”
晚自习过后,校园大道上摆起各式各样的摊点,一些文质彬彬的教师开始了热情的叫卖。同学们穿插其中,如同进入了一个热闹非凡的夜市。正在长身体的年龄,晚上吃点东西,补充能量,再正常不过了。
看着白天在讲台上激扬文字的老师们在夜间成了经营者和服务生,同学们刚开始还真有点不适应。买东西时绝对不到给自己代课的老师处购买,总觉得有点难为情。其实这些老师们既然敢摆摊,敢走出第一步,早已进行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早已将面子置之度外了。此时反倒热情地叫起本班学生的名字,吆喝起自己的生意。既如此,同学们也就没有了羞涩和顾虑,主动地关照起自己老师的生意。
“袜子,领带,洗发水!香皂,毛巾,卫生纸!绝对品质,绝对低廉的价格,超乎你的想象。”
三班的翁全海在课余时间也开始当起了卖货郎。他在周末时间到城里批发市场批发一些生活用品,本着低于校园商店同类商品价格,薄利多销的原则,活跃在各个宿舍间。他想,解放思想不仅仅是老师的事,也是我们大家的事情,我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勤工俭学。
一些专业教师则利用自己所学,在学校办起了各种各样的辅导班,武术、散打、吉他、钢琴、绘画、书法等各个辅导班像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了。五班的一些同学报名参加了散打班,还有同学报名参加了吉他训练班......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面对着突如其来的校园经济“繁荣”,赵弘毅思想上还暂时转不过湾来,他总觉得在一个神圣的校园里,过多地掺杂了金钱的东西,似乎有点不太正常,其实他也说不出来个子午卯酉。他留恋着、向往着的师范学校应该是那种书香弥漫、道德文章……他个人觉得书香、铜臭不能兼容。
然而人是社会中的人,个体在无法改变现实的情况下,只能是更好地适应这个现实。日子仍然在一天天过去,一翻热闹过后,晚自习后的校园夜市渐渐开始冷落下来。也许是学校开始管制,也许是大家的购买力有限,也许是知识分子短暂热情的消逝,总之校园里除开为数不多的几个教师家属摆的小吃摊点外,大多都已悄然收摊,校园恢复了昔日的平静。
赵弘毅的家里经济并不宽裕,但是师范学校的助学金已经可以使他正常生活运转了,他对“发财致富”这种事情不太感兴趣。
赵弘毅最大的兴趣还是看书。他在这近一年的时间里,通过学校图书室,系统地翻阅了中国四大名著和一些世界名著,翻看了鲁迅的《朝花夕拾》、《呐喊》、《二心集》,阅读了中国当代一些作家的优秀作品。他的各门功课俱佳,再加上文学作品的滋润,使得他愈发的容光焕发,充满青春年少的朝气。
赵弘毅现在身高已经长到了一米六八,与刚刚进校时候不到一米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身高虽然长了,但仍然比较消瘦,同学们戏称他是《包身工》里的“芦柴棒”。
教室、阅览室和学生宿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