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我才七岁,老朱你让我监国?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十九章 风波扩大道衍出手(第2页)

上一章目录存标签下一章

    大明时期,保守派的思想仍占绝大多数,但也不乏敢于挑战传统,打破陈旧观念的人。
    这名学子,便是如此。
    他这番说出来之后,一时间,竟没有人反驳。
    “我听闻如今市井当中,都在流传“大明兴,南王帝”,传言南王本是天上的帝君转世,合该当我大明皇帝。他若继承大统,我大明就当兴。”
    “此事我亦有所耳闻。”
    “我还听说,金陵城的百姓,要集体上书朝廷,请立南王为储君啊。”
    “做得好啊!民心如此,看朝廷中那些老顽固还怎么阻拦。”
    “此事应由我国子监学生为之,且能落后于一群百姓?”
    “说得不错。真要上书,也应该是国子监带头。”
    “这恐怕不好吧?立储之事,岂是小可?非是我等学子所能轻易置言的。”
    “怕什么?圣意本就有意立他为储君,我等顺圣意而为,又何须顾虑?”
    “对!那还等什么,我等即刻就上书吧。”
    ……
    国子监一群学生商议之后,当即决定,上书朝廷,请立朱允熞为储君。
    不过,大多数兴奋无比的学子,并没有注意到,有几名学子的目光在相互对视,竟流露出一丝阴谋得逞的味道。
    ……
    ……
    ……
    天界寺。
    金陵三大寺,大报恩寺此时还没有修建,灵谷寺因为朱元璋修建孝陵,下令迁址。
    眼下的天界寺,就是金陵最大的寺庙。
    朱棣回北平之后,道衍便在这里挂了单,在寺中住了下来。
    暗地里,他手下仍有不少探子秘密行动,将打探到的消息传递过来。
    “今日城中数千百姓,集体请愿,请立南王为储君?”
    “国子监数百学子,签名上书,请朝廷立南王为皇太孙?”
    “市井之中,发现鱼腹藏书,言大明兴,南王帝?”
    “凉国公蓝玉,率先上书,请立南王?”
    “朝中勋贵武将,闻风而动,跟随凉国公,请求陛下立南王为储君?”
    “文官,御史,也纷纷上书,言南王乃神童转世,圣人再临,当立为太孙?”
    “连京畿大营的军队将士,也蠢蠢欲动?”
    ……
    一桩桩,一件件的信息,汇报上来,道衍立即便嗅到了一丝不一样的风声。
    “朱允熞不应有如此之大的号召力,他不过七岁,在朝中也无根基。”
    道衍摇了摇头。
    朱允熞除了诗名很盛之外,再就是做过上书请收商税,杀吴忘庚一家等事情。

一秒记住新域名 https://www.00xs.net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