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的出于攻势,当双截棍攻来之后,她便更多的是依仗身法躲闪。
不过想脱离固定招式的她再打出来的掌法却不是那么顺畅。
流云掌,流云似水,延绵不绝,而她打出来却好似端盆泼水,毫无连续可言。
回想起在武馆那一幕,吕关雎只觉得那少年胜自己胜得那般轻松,自己的流云掌根本打不到他的身上。
从身法上看,自己和那元夕就不是一个级别的了,而对方胜了自己的方法好似也不是那种厉害的武技,更像是一种随心而动的巧劲儿。
输了便是输了,吕关雎还是输得起的,而且想起元夕的身手,吕关雎内心中竟然是佩服居多。
这平南城里,年轻一代,还真没有什么厉害的角色。
在云德武馆开馆之前,平南城里都没有武馆,而巴州第一宗门青云宗远在子阳城东四十里外的青云山上。
九大门派招收弟子是不受限制的,但是嫡传弟子则需要报备与各州兵部备案。除却宗门继承人之外,另外的嫡传弟子则需根据该州需要给予定额。
其实九大门派就是王朝高级武将的培养基地,不过是各州从各州选拔人才罢了。
这些嫡传弟子有的经过选拔之后还要统一到雍州大旗门的铁血旗统一学习兵法。
从铁血旗学成之后,这些弟子还要在凉、雍、冀三州将兵抵御外族,经历了战火的洗礼之后,当他们身居兵部要职的时候,才会在有实力的同时充满底气。
被蜀王送回荆州的项飞昂便是这样的人。
不过在新帝司马文德登基之后,铁血旗最后一批弟子离开,便再无新的弟子前来。
没能被选拔成嫡传弟子的学艺有成之后便直接到军中供职,也能从都尉、校尉做起。这吕一平便是从校尉做起来的,他的师兄冯渊也是如此。
至于现任巴州兵马统帅魏天罡则不是出身青云宗,但他确实是巴州之人,是蜀王选拔直接送往大旗门学习之人。
大旗门分两门,内门风云旗是大旗门自己宗门,另一门就是铁血旗了。为何这个教授兵法的地点选在了大旗门,理由很简单,雍州北拒夷族,战事不少,最易练兵。
为了巩固各诸侯王的王权,各州诸侯王都有直接往大旗门输送弟子的名额,这些弟子先入风云旗学习,再送到铁血旗学习。
回到各州之后,这些弟子一般都从王府的护卫副统领做起。
雍州大旗门,从规模上来说,为九大派之首。
玄一门嫡传弟子的名额相对更多一些,这些弟子都是皇城里送来的,他们只有一个任务,就是守卫王城。
而玄一门的副掌门兼任国师一事,便是从大晋建国之初便定下来的事情,这个王朝护卫听命之人,除了皇帝之外,其实是国师。
虽然他们是皇城中出来的人,但是教给他们一身本领的,却是玄一门。
玄一门的创立,与大晋国的建立,同样密不可分。
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并未写到史书中去,以至于后来坐在龙椅上的人,忘记了这个玄一门的存在,其实旨在矫正着帝王的过与失。
霍星纬费尽心力,也没能扭转司马相乐的昏君之态,便与掌门商议之后,才废了司马相乐,重立新帝。
而这个重立新帝,其实也是权宜之计。
身为帝师的他,对这个坐在龙椅上的半大帝王,失望居多。
身兼相国之位的扬州并肩王袁世信问过霍星纬的意思,现在大晋王朝名存实亡,各州诸侯王已是自立之态,凉州更是打出清君侧的口号,私自拥立新君。
而徐州州内自乱,半州之地尽失,天下乱象已起十多年之久,如此下去,是要改朝换代么?
霍星纬看着袁世信,目光如炬,言语不重,只是轻声问道,
“相国可有此心?”
年近五十的袁世信负手而立,剑眉微蹙,开口说道,
“说句大逆不道的话,以如今天下之势,此心人皆可有之,但是谁有力而为之,那便看谁有造化了,国师此问又是何意?”
袁世信有并吞天下的心思,不然收到霍星纬的密信之后,他也不会那么痛快的离开扬州赶往豫州。
在他就任相国之位之后,他便留在豫州,而扬州并肩王的位子,则由他的长子袁秉德继承。
要不是霍星纬的存在,豫、扬二州都已是他袁世信的囊中之物。
他还是很忌惮霍星纬的。
霍星纬笑了笑,说道,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相国说得不错,便是看谁有这逐鹿天下的本事了!只是你祖上与司马皇室关系非比寻常,不然也不会有并肩王这个封号。如今你的儿子袁秉德又是当今皇上的姑父,你确定你要这么做?”
袁世信摇摇头说道,
“时间可以改变他司马一族,自然我袁氏一族也会变。并肩王又如何?不过是个称号罢了,我扬州富庶,对北部雍州支持最多,雍州北拒夷族,这是各王的共识。咱们在家里怎么斗都成,但不能让那帮蛮子捡了便宜。”
说到这里,袁世信看了眼霍星纬,然后问道,
“国师对雍州怎么看?”
霍星纬听了袁世信的话,然后盯着他看了一会儿,开口问道,
“不知并肩王觉得这皇位如何?”
国师没有回答自己的问题,袁世信并未觉得不妥,听他问起皇位,他便沉思了一下,然后说道,
“权大于天,责却也似海深。有志者,劳力劳心,无能者,也坐不稳。人人只道帝王好,却不知帝王最难熬。国师,大丈夫敢想敢做,有为者方想建功立业。如今这最大的功,最大的业,便是重新建立一个皇朝,打破现状!”
霍星纬继续问道,
“那你可有信心建立一个比大晋更好的王朝?前朝代代更迭,长者历二三百年,短者过不了三代帝王气数。人寿有尽,也许你费劲心力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还没来得及去好好治理他,改变他,便已归于尘土,而你的后世子孙如果守不住这江山,你袁氏一族兴许就此消失,这是否又是你所愿?”
袁世信没有说话,心中不知作何想,沉默了一会儿之后,他开口问道,
“国师可有此心?”
霍星纬摇摇头,然后说道,
“你放心,我还有我们玄一门对皇权一事,并无任何念头,你想的是大丈夫建功立业,而我们玄一门的宗旨,却是天下苍生。”
袁世信知道一些玄一门的来历,这个比大晋王朝还久远的门派一直存在着,光阴长河中,似乎都有玄一门的影子。
他曾一度认为,王朝的兴替,与这个玄一门有着很大的关系。
他不理解的是,为何每个王朝建立之后,都还会允许玄一门这样的门派存在。
其实,玄一门确实存在很久了,只不过名字改变了很多次,现在的九大派,循着历史的轨迹往回走的话,便会走到一起。
霍星纬与现在玄一派掌门陆伯年多次探讨过天下大势。
他们想开创一种新的君权模式,不同于大晋王朝的分封诸侯式。
霍星纬觉得可以和袁世信聊一聊。
——————————————
崔星河没想到的是,宋蓝玉拜访完卫龙之后,带回来了一个孩子,一个四岁半大的孩子。
这孩子名叫姬大墙,按照宋蓝玉的说法,与鲁王关系十分密切,至于是如何密切,卫龙没有告诉宋蓝玉,只是遵从师叔的嘱托,把孩子带去了蓬莱阁。
卫龙让宋蓝玉给崔星河带去一句话,
“你想要的,便落在这个孩子身上!”
姬大墙被崔星河收为闭门弟子,而宋蓝玉作为姬大墙的大师兄,在姬大墙十岁之前,一直都是代师授业。
姬大墙很喜欢这个对自己照顾有加的大师兄。
在上山之前,他很孤单。
卫龙还派了一个先生去往蓬莱阁,教姬大墙读书。
这名先生在蓬莱阁的起居生活所需,皆由卫龙派人送来,而他授业所需书籍,皆由卫龙提供。
卫龙明言,这些典籍将来都归蓬莱阁所有。
天下藏书最丰之处有两处,一处在洛月城,一处在玄一门。
据说有些孤本原本都在玄一门,洛月城中仅仅收藏副本。
以武立派的蓬莱阁,却也不会嫌自家典籍多。
这位老夫子原本是青州兰亭书院的先生,出身青州名门卢氏。
至于这位名为卢士隐的先生为何投身卫龙帐下,又甘愿去蓬莱阁给姬大墙做先生,崔星河不得而知。
卢士隐上了姑射山之后没有去蓬莱阁,而是在半山腰处选了一处幽静之所,命人在此处搭建一处草庐,他要在此完成将军的重托。
卢士隐还给这出草庐起了一个名字,照详庐。
此名身为先生的他与姬大墙解释过,光照祥和,草庐升烟。
姬大墙问过先生,为何不去蓬莱阁。
先生摇摇头,然后说道,
读书人,不与莽夫为伍。
姬大墙不解,然后继续问先生,那我呢?
先生怔怔的看着自己的弟子,然后说道,
你是希望。
一晃,就是十三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