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乐业以外,大部分人都过着十分凄惨的日子。郑卫国希望政府能以组织屯田或者开办工厂的办法,给这些难民一条生路。
东北挺进军则是爱国将领马占山的部队,当年张少帅弃守东北,黑龙江有马占山,吉林有冯占海。一时传为佳话。遗憾的是这支部队的遭遇也很悲惨,始终没能得到国民政府的尊重和抚恤。
李杜副参谋长身为东北人自然感同身受,激动地说:“总座,此话当真?”
郑卫国点点头说:“自然是真的,相信这个时候委员长会重视我们第四十一集团军的意见。”
杨教授赞同道:“不错!我一时竟然没有想到。还是司令员细心。”
程政委欢喜地说:“确实不错,我看成功的希望很大。听说杨虎城将军及其家人也被抓了,说不定能一起放出来呢!”
周参谋长则泼了一瓢冷水,说:“别的事情都好说,张少帅的事情只怕不太容易。以我对委员长的了解,他宁愿丢掉武汉也不会放张少帅的。”
众人听了脸色一黯。心知周参谋长说得不错。
郑卫国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我们不妨先积极争取。”说实话,他对张少帅没有什么好感。无论是穿越前的郑卫国,还是穿越后的郑卫国,都对张少帅当年丢弃东北感到痛心疾首。之所以要求释少帅之囚。不过是想借机笼络东北军将士罢了。毕竟东北军中,尤其是中高级将领还是很忠于少帅的。
周参谋长又问道:“如果委员长把这些条件都答应下来呢?”
郑卫国说:“不管委员长答不答应,咱们都得打一仗!”
程政委疑惑道:“司令员打算打哪里?保定、沧州,还是德州?”
冀中三面受敌,周边有六座大中型城市,其中北平、天津、石家庄都是大城市。敌人守备森严,我军又缺乏攻城作战的经验。所以直接排除。而再小一点的城市又难以造成政治影响,难以洗脱“坐观成败”的骂名,所以最大的可能还是保定、沧州和德州。这三个地点各有优劣,就看如何抉择了。
郑卫国笑道:“具体打哪里我还没想好,这个就由周参谋长和李副参谋长来制定吧!原则是声势要大,但战斗规模不能太大,争取歼灭日军一到两个大队就行了。”
周参谋长恍然大悟,说:“我明白了,总座是想趁日军大举回援华北之前以战练兵!”
郑卫国点头说:“嗯,不错!我们虽然训练了这么长时间。但很多新战士还缺乏战斗经验。没有经历过战火考验的指战员都是不合格的,所以我们必须要抢在武汉沦陷之前让战士们接触战场,了解战场,为接下来残酷的大扫荡做好准备。”
程政委笑道:“原来司令员的心思一直都放在反扫荡上。我还以为您想在华北大干一场呢!”
郑卫国无奈地笑道:“我也想大干一场啊,可惜现在还不是时候。如果主力打残了。日军是不会再给我们三个月的时间来休整的。”
周参谋长点点头,赞许地说:“总座说得不错,这只怕是我们最好的机会了。只是军委会那边?”
郑卫国摆手说:“武汉失陷已成定局,委员长本钱多,可以脑袋发热,咱们可学不起。”历史上委员长总喜欢脑袋发热,制定一些不合实际的作战方案,比如淞沪会战,南京会战,还有39年的冬季大反攻。郑胡子才多少本钱,可不敢陪他玩。至于武汉沦陷,郑胡子也很心痛,可是有什么办法呢?国力贫弱,只能以空间换时间了。
程政委也表示赞同,说:“咱们好不容易有了这么大一块根据地,可不能打一仗就赔进去。”又问道:“参谋长有何方案?”
周参谋长这些天也一直在考虑反攻的问题,直接走到墙边,呼啦一声扯开帷幔,里面露出一幅五万分之一的军用地图,然后指着地图说:“诸位长官请移步,如果按总座的原则,我们有三个地方可以打。第一,军委会强烈要求我们牵制住驻天津的敌第27师团。这个要求我看可以实现,只需让第53军继续佯攻天津即可。”
“第二,保定。这座城市及向两边延伸的铁路将我们冀中跟晋察冀根据地分成了两半,打一下最好不过,也方便我们近期的物资转运。”
近期的物资转运是指前些日子达成的“整顿军工计划”。根据该方案,冀中军区将用一批轻武器跟晋察冀兵工厂换一批先进机器,以扩大平安县兵工厂的产能。同时还有大批原料要在几大兵工厂之间周转。
“第三就是新成立的四分区了,这一区域我们才刚介入,里面的敌伪势力和地方顽固势力很强大。我建议抢在日军主力回师华北之前清扫干净,不然等日军主力一到,只怕群魔乱舞,不好收场。”
郑卫国想了一下,感觉可行,便说:“好,就以此方案为雏形,请周参谋长和李副参谋长制定一套详细地作战方案来。至于跟军委会提条件的事情,嗯,就由我亲自来交涉吧!”
ps:非常感谢投的月票。这几天更新不及时,对不起了。主要是快过年了,有点无心写作,还是坚持写吧!